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其一)

昔乘野艇向湖上,泊岸去寻高士初。

折竹压篱曾碍过,却寻松下到茅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从前乘着小舟在湖上漫游,停靠岸边去寻找高人初遇。
曾在竹林篱笆旁折竹而过,最终寻到松树下的茅屋拜访。

注释

昔:从前。
乘:乘坐。
野艇:小舟。
向:向着。
湖上:湖面。
泊岸:停靠岸边。
去:前往。
寻:寻找。
高士:品德高尚的人。
初:初次。
折:折断。
竹:竹子。
压篱:压在篱笆上。
碍过:阻碍过。
却:但是。
寻松下:寻找松树下。
茅庐:简陋的房屋,此处指隐士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忆过去乘船游览西湖的情景。他驾着简陋的野艇,特意前往寻找隐居的高士林逋。在湖边泊舟后,他步行穿过竹篱,记得曾经被折断的竹子阻挡过路,但他并未放弃,而是继续寻找,最终来到松树下的茅庐,可能就是林逋的居所。诗中通过描绘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往昔游历的怀念之情。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正仲答云鲎酱乃是毛鱼耳走笔戏之

折却毛鱼一品资,吴郎声屈向吾诗。

若论鲚子无从著,冤气冲喉未可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

孤素发残枝,非关比众迟。

殷勤胜菖叶,重叠为农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田家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麌]韵

再和公仪龙图

千重海浪渔人醉,百战沙场野叟闲。

能向闹中还得静,乃知朝市即青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