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再过子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酒生活的向往。
首联“浮名难自托,佳会岂相图”,诗人感叹世间的虚名难以寄托自己的心志,美好的聚会也难以成为常事,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真挚友谊的渴望。
颔联“日月高诗社,河山壮酒垆”,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诗社中畅谈,于酒肆中豪饮的场景,日月见证着他们的友谊,河山映衬着他们的豪情,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诗意生活。
颈联“岁星时一出,白雪调元孤”,岁星(即木星)偶尔出现,象征着难得的相聚时刻;而“白雪调元孤”则可能是指在这样的聚会上,诗人们以雪白的诗句调和着元气,孤独而高雅,体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尾联“缱绻非为佞,风流不可无”,表达的是诗人认为深厚的友情并非谄媚,而是不可缺失的风流韵事,强调了真挚情感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酒生活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