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岩

栖霞山后峰,天开一岩秀。

中有坐禅人,形容竹柏瘦。

饥餐岩下松,渴饮岩上溜。

爱步岩室前,白云起孤岫。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翻译

栖霞山后面的山峰,展现出一个天然的岩洞格外秀丽。
岩洞中有个静坐修行的人,他的身影与周围的瘦竹和老柏树相映成趣。
他在饥饿时就以岩下的松树为食,口渴时则饮用岩上的清泉。
他喜欢在岩室前漫步,常常看见孤独的山峰间升腾起悠悠白云。

注释

栖霞山后峰:指栖霞山后面的山峰。
天开一岩秀:形容岩洞自然形成且景色优美。
坐禅人:静坐修行的人。
形容:描述。
竹柏瘦:形容竹子和柏树姿态清瘦。
岩下松:岩洞下的松树。
岩上溜:岩壁上的泉水。
岩室前:岩洞入口处。
孤岫:孤立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禅修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寄托和超凡脱俗的向往。

“栖霞山后峰,天开一岩秀。”这里的“栖霞山”是一个虚构的地名,用来营造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山峰后的景象描绘,将读者的视线引入一个隐秘而美丽的地方,“天开一岩秀”则强调了这岩石之美,是天然间的一处奇观。

“中有坐禅人,形容竹柏瘦。”诗中的“坐禅人”暗示了一种修行者的存在,他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形容竹柏瘦"则是对这个人的外貌描述,可能因长期的山居生活而显得瘦弱,但这种瘦弱又带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宁静和坚韧。

“饥餐岩下松,渴饮岩上溜。”这两句诗描绘了禅修者的简单生活。他以自然界中可食用的植物为食,以山间清泉为饮,这样的生存方式充分体现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爱步岩室前,白云起孤岫。”诗人对这位禅修者在岩室前的漫步表示出一种赞美之情。这里的“白云”象征着高洁和自由,而“孤岫”则是山峰的别称,这两者的结合,为读者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栖霞山后峰天开岩的描述,以及对居住于此的坐禅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向往。这种境界,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思想寄托,也是道家和佛家的修行理念的体现。

收录诗词(64)

王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终作

画堂灯已灭,弹指向谁说。

去住本寻常,春风扫残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屑]韵

句(其三十)

晚细雨馀岚叠翠,碧江风细浪成纹。

形式: 押[文]韵

句(其二十三)

酒旗店远烟中动,渔艇人归岸次横。

形式:

句(其十三)

晓色静和迷远径,晴光轻重织平芜。

形式: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