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苏曼殊所作的《题《雪莱集》》。诗中,诗人以一种深情而感慨的笔调,表达了对雪莱诗歌的欣赏和对其命运的同情。"谁赠雪莱一曲歌",开篇设问,仿佛在询问哪位知音将雪莱的诗歌如歌般传递给世人,暗含对雪莱才华的赞美。"可怜心事正蹉跎",则表达了对雪莱生前未能充分实现其艺术抱负的惋惜,"蹉跎"二字流露出对时光流逝、才华未展的遗憾。
"琅玕欲报从何报?"琅玕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雪莱的诗歌,诗人问自己如何才能回报这份珍贵的艺术馈赠,暗示了对雪莱作品深远影响的感激。最后一句"梦里依稀认眼波",通过梦境中的模糊记忆,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雪莱诗歌情感上的深深共鸣,以及对诗人与作品之间心灵交流的想象。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既是对外国诗人雪莱的敬仰,也是对自己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苏曼殊独特的文学视角和跨文化交流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