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题画

月落墙东,香消砚北,一株梅树扶疏。

清芬暗袭,偏搅睡工夫。

最是仙姿绰约,钟情处、恰似林逋。

况凭著、生绡淡墨,写入卧游图。模糊。

更漏转,探春选梦,境入华胥。

任满身花影,犹自携壶。

正好折枝赠远,蓦地里、鸟语惊呼。

清睡起、人方推枕,宿霭绕流苏。

形式:

鉴赏

这首《满庭芳·题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梅花图景,充满了诗意与禅意。诗人通过“月落墙东,香消砚北”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将读者引入一个幽深的夜晚。接着,“一株梅树扶疏”描绘了梅花的形态,既展现了其自然生长的姿态,也暗示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清芬暗袭,偏搅睡工夫”一句,不仅描绘了梅花的香气,还巧妙地运用了“搅睡工夫”的比喻,暗示了梅花香气的迷人,甚至能让人从梦中醒来,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接下来,“最是仙姿绰约,钟情处、恰似林逋”进一步赞美了梅花的高洁与脱俗,将其比作宋代隐士林逋所爱之梅,强调了梅花的超凡脱俗之美。

“况凭著、生绡淡墨,写入卧游图”则表达了对这幅画作的赞赏,认为它能够让人在梦中游览,体验到画中的意境。最后,“模糊。更漏转,探春选梦,境入华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梦境的探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

“任满身花影,犹自携壶”表现了诗人即使在满身花影中,仍能保持闲适自在的心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洒脱。而“正好折枝赠远,蓦地里、鸟语惊呼”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分享这份美好,却因突然的鸟鸣声而打断了思绪,增添了几分生活的小情趣。

整首词以梅花为载体,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与高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9)

饶芝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光绪十一年(1885) 贡生,不久中举人,十五年考授内阁中书。二十年成进士,选授编修。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芝祥随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宣统三年(1911) 四川爆发保路风潮,芝祥上疏请撤总督赵尔丰,但未被采纳,后调任贵州铜仁知府。赴任途中,辛亥革命爆发。次年,抑郁病逝于南昌

  • 号:占斋
  • 籍贯:江西南城县
  • 生卒年:1861一1912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雪夜

雨凝冰结。强半冬时节。一树梅花寒欲折。

那禁漫天风雪。夜来一的灯青。知封三径人行。

未觉琼瑶细碎,惟闻夜漏更更。

形式:

钗头凤

珠帘静。双金定。可人斜向屏山凭。

脸儿微赤眉儿翠。醉醉醉。黎云醒。兰脂剩。

身慵但呼香茗。檀郎至。回头避。侍儿报道燕钗坠。

试试试。

形式:

苏幕遮

尊酒盈,炉烟袅。心事从前,都向今宵到。

春去秋来容易老。莽莽红尘,断送人多少。

漏知更,钟破晓。无限凄凉,并入郎怀抱。

酒不常盈烟又杳。只有青灯,夜夜来相照。

形式:

一剪梅

个个征鸿起荻洲。生怕悲秋。又值初秋。

等闲莫上最高楼。无限新愁。惹起闲愁。

日日江干立尽头。不见归舟。只见行舟。

玉人何处久句留。火自西流。水自东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