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见寺门开。
半空虚阁有云住,六月深松无暑来。
病肺正思移枕簟,洗心兼得远尘埃。
富春咫尺烟涛外,时倚层霞望钓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江上漫游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江上但知山色好"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欣赏,只觉得山色宜人。接着"峰回始见寺门开",暗示了山势回环,随着视线的转移,才发现了隐藏在山间的寺庙。
"半空虚阁有云住"写出了寺庙所在环境的清幽,仿佛云雾缭绕,增加了神秘感。"六月深松无暑来"则突显了松树的葱郁和寺内清凉的气候,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感受到一丝宁静。
"病肺正思移枕簟"流露出诗人身体不适,但置身于此地,心境得到了舒缓,希望能更换舒适的寝具以求更佳的休憩。"洗心兼得远尘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喧嚣,净化心灵的向往。
最后两句"富春咫尺烟涛外,时倚层霞望钓台",诗人将自己所在的胜果寺与富春江的钓台相联系,虽然实际距离不远,但在诗人心中,这里是理想中的避世之地,时常倚窗远眺,寄托着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移居胜果寺后的心境变化,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深深喜爱。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晓行山径树高低,雨后春泥没马蹄。
翠色绝云开远嶂,寒声隔竹隐晴溪。
已闻南去艰舟楫,漫忆东归沮杖藜。
夜宿仙家见明月,清光还似鉴湖西。
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
夕阳归鸟投深麓,烟火行人望远村。
天际浮云生白发,林间孤月坐黄昏。
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
客行日日万峰头,山水南来亦胜游。
布谷鸟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蛮烟喜过青杨瘴,乡思愁经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辰阳南望接沅州,碧树林中古驿楼。
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瘴云浮。
耶溪有信从谁问,楚水无情只自流。
却幸此身如野鹤,人间随地可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