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宋登春的《楚童》描绘了一个清秀的孩童形象。首句“白晰楚童清”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孩子洁白的肤色和纯洁的气质。接下来的“双鬟挈酒瓶”描绘了他提着酒瓶的活泼场景,可能是清晨汲水浇灌花朵,展现出勤劳的一面。
“灌花晨汲井”进一步描绘了孩子的日常生活,清晨忙碌而有序。夜晚,“学字夜囊萤”则展现了他勤奋好学的精神,即使条件艰苦,也利用萤火虫的微光照亮,坚持读书写字。
“竹院晴时扫”写出了孩子在宁静的竹林小院中打扫的场景,体现了他的勤劳和对环境的爱护。而“柴门客去扃”则暗示了他可能家境清贫,但仍然保持着对外来客的热情和礼貌。
最后两句“弱躯偏惜汝,饥渴屡曾经”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孩童的怜爱,他瘦弱的身躯经受过饥饿和口渴的困扰,显示出生活的艰辛,但坚韧不屈的精神令人感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勤劳、好学、坚韧的乡村儿童形象,寓含了诗人对贫困生活中的美好人性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