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细雨寒城催棹,夕阳孤屿鸣钟。
到寺莫题蕉叶,渡江为采芙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景象。"细雨寒城催棹",细腻地刻画了细雨轻落,给寒冷的城市带来一丝凉意,同时也催促着行舟之人加快步伐。"夕阳孤屿鸣钟",则以孤独的小岛和悠扬的钟声,渲染出一种寂寥而宁静的氛围。
诗人通过这两个画面,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曹毅之的思念之情。他嘱咐对方,如果来到寺庙,不必在芭蕉叶上题诗留念,因为那过于世俗;而如果过江,不如借此机会去采摘象征纯洁和美好的芙蓉花,寓意着希望他们的友情如同芙蓉般清新脱俗。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于江南风物的独特感受和对友情的深情寄寓。
不详
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竹净娟婵带月,山寒杳窅沉晖。
天边晚树独眺,江上春潮客归。
虚閤清风竟日留,白云暗对小窗幽。
我题名字琅玕上,珍重霜标柰得秋。
小岸城边上轻舸,一溪宛转向鱼池。
水藤濛濛荷叶暗,棹入中流总不知。
池边二十五亭台,个个朱窗向水开。
亭下扁舟荡双桨,打鱼送酒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