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行

岱宗苍苍肇开辟,元气坱圠露鳌脊。

悬崖峻岭接穹窿,走涧飞峦堆怪石。

山形变态苦不常,映月双岩透雪白。

雷车飞马时往来,秘府幽都鬼神宅。

我来已是二月中,满眼黄尘暗阡陌。

瓣香再拜恳神祗,愧我乏材躬自责。

愿祈国祚亿万年,岁稔时和春拍拍。

贪婪蠹政扫无踪,奖掖贤能放邪僻。

油然肤寸合阴云,甘澍连宵苏地脉。

群峰乱削翠芙蓉,列岫横陈玉圭璧。

东郊南亩事耕耘,红是杏桃青是麦。

九重雨露挹清尘,稽首神功手加额。

士民歌舞颂升平,尽说宜时好膏泽。

肩舆今日始登山,路入天门天咫尺。

崎岖石磴十八盘,玉女神池沁元液。

磨崖尚有秦汉碑,古体昏讹半摧折。

唐与晋与封禅坛,雨暗苔侵几朝夕。

卧龙蛰起石窍寒,元鹤睡足林烟碧。

洞天深处何人居,紫府神君蓬岛客。

凉风飕飕吹我衣,两腋顿然生羽翮。

嗟予不有清净缘,杖履何由脱尘迹。

神游八表醉骑鲸,长啸一声天地窄。

君不见日观峰,峰头便见东海东。

晓鸡未唱日已出,海波灿烂山玲珑。

悠然登览渺无际,齐中九点氤氲中。

又不见五株松,嶙峋老干蟠苍龙。

异哉斯游更奇绝,野鹤笑我何从容。

揽衣掉臂山下去,夕阳澹澹烟光浓。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熊载的《岱岳行》,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篇即以“岱宗苍苍肇开辟”起笔,将泰山置于天地开辟之初的宏阔背景之下,展现出其古老而神圣的地位。接着,诗人通过“元气坱圠露鳌脊”、“悬崖峻岭接穹窿”等描绘,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壮观和自然之美的多样性。

“山形变态苦不常,映月双岩透雪白”,则进一步展示了泰山变幻莫测的山形和四季变换中的不同风貌。雷鸣电闪、鬼神居所的描写,赋予了泰山神秘而威严的气息。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泰山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在二月黄尘弥漫的时节,前来祭拜神祇的虔诚之心。

“愿祈国祚亿万年,岁稔时和春拍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接下来的“贪婪蠹政扫无踪,奖掖贤能放邪僻”,体现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人才辈出的向往。通过“油然肤寸合阴云,甘澍连宵苏地脉”的描述,诗人赞美了雨水的滋润作用,寓意着社会的和谐与生机。

“群峰乱削翠芙蓉,列岫横陈玉圭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泰山群峰的美丽景象。诗人进而转向人间的农耕生活,“东郊南亩事耕耘,红是杏桃青是麦”,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希望。最后,“九重雨露挹清尘,稽首神功手加额”,表达了对神灵庇佑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社会安定、风调雨顺的深切期盼。

全诗不仅描绘了泰山的自然景观,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理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肩舆今日始登山,路入天门天咫尺”等诗句,诗人表达了对探索未知、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结尾处的“神游八表醉骑鲸,长啸一声天地窄”更是展现了诗人超越世俗、向往超脱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是一幅融合自然美、人文美与理想美的壮丽画卷。

收录诗词(1)

熊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柳枝词

风前袅娜效轻身,一日三眠别是春。

多少闺情江路上,直将青眼送行人。

形式: 乐府曲辞

采莲曲

朝采莲,暮采莲,长歌白苧木兰船。

船头鸳鸯双白首,也应笑侬别郎久。

别郎久,天一方,南风暖度莲花香。

莲房有子不空房,我侬岂可背尊嫜。

郎不食莲子,不识侬心苦。

采得莲归日落山,独守空房泪如雨。

形式: 乐府曲辞

织妇词

月凉露冷天无河,疏星耿耿秋声和。

深闺织妇踏机响,轴水捲练腾蛟梭。

大姑络纬弄纤玉,小姑剪烛颦双蛾。

壁间草虫促不已,鸳帏梦少愁颜多。

锦成满箱待裁剪,私券未了官催科。

终朝勤苦不自给,无衣卒岁如寒何。

公不见青楼绝艳一曲歌,金堆翠积分绮罗。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

四时词(其一)

萧疏竹树与檐齐,浅淡桃花隔小溪。

丝竹已随春梦断,绿阴深处听莺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