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雨中盛文元又至

细雨疏篱晚菊边,茅斋又坐盛文元。

作诗写字閒无用,相与山中一醉眠。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

首句“细雨疏篱晚菊边”,以“细雨”、“疏篱”和“晚菊”构成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细雨轻柔地洒落在稀疏的篱笆旁,晚菊在雨中显得格外清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接着,“茅斋又坐盛文元”,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盛文元再次相聚在简陋的茅屋之中。这里的“又”字,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多次的相聚经历,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长久。

“作诗写字闲无用”,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以及对日常琐事的超脱态度。在闲暇之时,他既作诗又写字,但认为这些活动并无实际用途,可能是指对物质功利的淡泊,或是对艺术创作本身的纯粹追求。

最后,“相与山中一醉眠”,则将画面推向高潮。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山中,享受美酒,直至沉醉而眠。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与浪漫,不仅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也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美好理想。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其一)

一拜甘霖一滴春,山中念念几斯民。

往年记得填沟泪,犹有僧堂粥外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其二)

满放天瓢浩荡春,一年饭碗尽吾民。

如今万事无高眼,国虑天心到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其三)

蓑笠焚香祝帝春,任人嘲笑是何民。

深山若有为霖者,肯作田头拜雨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其四)

旱到双泉也半春,四方还有桔槔民。

而今有饭家家饱,才满峰头活水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