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别茫茫隔九京,梦中慷慨语如生。
老犹奋笔排和议,病尚登陴募救兵。
天夺伟人关气数,时无好汉共功名。
残胡仍在王师老,宝剑虽埋愤未平。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梦丰宅之二首(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功业无成深切感慨的诗篇。
首句“一别茫茫隔九京”通过描绘作者与故乡之间遥远、隔绝的情景,展现了离别之痛。这里的“九京”象征着国家的繁华和权力中心,表明作者与朝廷的距离,不仅是物理上的,也是心灵上的。
接着,“梦中慷慨语如生”则描绘了作者在梦中与故人欢聚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中的孤独无助之感。这里的“慷慨”指的是真挚、不假的感情,“语如生”则强调了梦境中的对话与现实无异,显示出作者对过去深刻的情感。
第三句“老犹奋笔排和议”表达了作者即使年事已高,但仍旧保持着积极参与国事讨论的态度。这里的“老犹”指的是作者自己,即便到了晚年,也不放弃为国家出谋划策的决心。
第四句“病尚登陴募救兵”则表现了作者即使身处疾病之中,也依然关注着国家的安危,愿意冒险登上城墙招募士兵来保卫国家。这里的“病尚”表明作者身体状况不佳,但精神却异常坚韧。
第五句“天夺伟人关气数”通过“天夺”的字眼,传达了对时代英雄早逝、壮志未酬的哀叹。这里的“伟人”指的是那些有能力改变历史进程的人物,“关气数”则暗示着命运的无常和不公。
第六句“时无好汉共功名”表达了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缺少能与作者共同承担国家兴衰、创立功业的英雄豪杰。这里的“好汉”指的是有才华、有担当的人物,“共功名”则是希望能够有人一起建立功绩。
最后两句“残胡仍在王师老,宝剑虽埋愤未平”则通过对外敌(“残胡”)依然存在和国家军队(“王师”)的衰败之间的对比,以及对自己曾经的武力(“宝剑”)现在已被埋藏起来的现状,表达了对历史未竟之业的无尽愤懑。这里的“老”指的是国家军队的疲弱,“愤”则是作者内心深处的不满与遗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的反思,展现了一个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的功业成就和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怀。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寤寐中原独著鞭,往来绝域几餐毡。
封侯反出李蔡下,成佛却居灵运先。
八百里烹飨军炙,九千缣辇作碑钱。
祇今谁是田横客,回首荒丘一慨然。
仙鬼微茫果是非,不如辽鹤有归期。
铸成范蠡何嗟及,绣作平原未必知。
歌扇舞裙风雨散,野田荒草古今悲。
可怜一觉寒窗梦,犹记联鞍出塞时。
跳出槐安有底忙,何须更待熟黄粱。
牙签载返善和宅,手板抽回政事堂。
效玉川生称锐汉,爱杨处士号憨郎。
山中岂不差岑寂,犹胜人间臭腐肠。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
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柳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