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百熙联

争国粹,醉欧风,各持岐旨,惟我公允执厥中,天如假以数年,应辟神州新世界;

能文章,有经济,斯日达材,问时流谁出其右,今不慭遗一老,空怀京邸旧门墙。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以对仗工整、辞藻华丽见长,充分展现了对张百熙先生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赞誉。上联“争国粹,醉欧风”开篇即点明了张百熙先生在学术上的博采众长,既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学问(国粹),又广泛涉猎西方文化(醉欧风),体现了他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兼容并蓄的学识境界。

“各持岐旨,惟我公允执厥中”则进一步赞扬了张百熙先生在学术观点上的公正中立,不偏不倚,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做出公平合理的判断,展现出其高尚的学术品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下联“能文章,有经济”是对张百熙先生在文学创作和经世致用方面的肯定,表明他在文字表达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有卓越的才能,不仅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章,还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斯日达材,问时流谁出其右”表达了对张百熙先生才华的高度评价,认为在当时的社会中,很少有人能够超越他的成就和影响力,突显了他的杰出地位。

最后,“今不慭遗一老,空怀京邸旧门墙”则表达了对张百熙先生逝世的哀痛之情,以及对其留下的遗憾——未能亲眼见证自己所倡导的新世界的建立,只能怀念过去在京都的故居。这句话既是对逝者的惋惜,也是对后人的激励,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先贤遗志,继续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深情地表达了对张百熙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也蕴含了对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高度赞扬,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

张钟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百熙联

视纪河间阮仪徵独际时艰,不假以年,未竟勋名有遗憾;

是陆敬舆赵元镇一流人物,得安于位,生逢明圣胜前贤。

形式: 对联

挽左宗棠联

生有自来,灵秀是衡山湘水所萃;

死而后已,勋名在伊尹吕尚之间。

形式: 对联

挽张百熙联

从珠江使节,佐搜严探干之求,愿小子提命无忘,十载形违,北望燕云频引领;

推学界人师,为朝野中外所属,叹我公讦谟未竟,三台星黯,南归湘水共怆神。

形式: 对联

挽吴可读联

风流名士,蹇谔忠臣,文信国以来,无多老辈;

瑰丽奇文,峥嵘大节,金正希而后,几见斯人。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