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志诗

问寝茅檐下,鸡鸣露未稀。

髡彼两髦者,怡然下庭闱。

菽水甘淡泊,藜鹑禦寒饥。

斑衣初舞罢,红日上来迟。

六艺课诸子,五谷勤四肢。

使君问来路,童子云不知。

峰头探月窟,山腰系虹霓。

尘埃飞不到,天命乐奚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淳朴的民风与和谐的家庭氛围。开篇“问寝茅檐下,鸡鸣露未稀”,描绘了清晨时分,鸡鸣声中,露水未干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乡村早晨景象。接着,“髡彼两髦者,怡然下庭闱”描绘了老人在庭院中的悠闲自得,通过“髡”字形象地刻画了老人的外貌特征,而“怡然”二字则生动地表现了老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菽水甘淡泊,藜鹑禦寒饥”两句,通过简朴的食物和衣物,展现了生活的简单与满足,体现了古人对物质需求的淡泊态度。“斑衣初舞罢,红日上来迟”描绘了家庭成员间温馨的互动场景,斑衣代表的是孩童的服饰,初舞罢后,红日才缓缓升起,既表现了时间的缓慢流逝,也暗示了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六艺课诸子,五谷勤四肢”展示了教育与劳动并重的生活理念,通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教育和“五谷”(稻、麦、黍、菽、稷)的劳作,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全面发展个体的重视。最后,“使君问来路,童子云不知”通过使君与童子的对话,进一步强调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与世无争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淳朴,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

杨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莫状元祠

判开混沌觉斯人,万古龙门上苑春。

踪迹当年虽已往,一番桃浪今犹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龙穴山题壁

赤龙飞去散甘霖,只有灵湫万丈深。

千古江山存旧迹,四时烟雾锁长林。

鼎湖雨霁留寒色,禹浪春浓结暝阴。

昨夜前溪雷雨过,空应灵物重来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附箕降邵尧夫赋秋夜吟

寒风吹疏林,霜叶堕鸣雨。

怀思倦遥夜,清梦了无与。

揽衣起徘徊,人静月在户。

孤鸿亦念群,哀哀叫云渚。

来者方云至,往者不可阻。

孰司橐籥机,一气转寒暑。

天运无始终,人世有今古。

康节不复生,何人解斯语。

形式: 古风

龟峰秋色

龟峰高上几盘桓,暇日登临眼界宽。

万叠苍峦堆紫翠,一江新水澈清寒。

萧萧落木西风急,点点归鸦夕照残。

遐想龙山只如此,凭谁写作画图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