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阳道中即事(其三)

林里啁啾杂鸟虫,阴阴榕叶乍吟风。

行随仆御穿山脊,时拥篮舆渡水中。

官马自刍青草坂,人家多住白茆丛。

平坡十里真如掌,咿轧车声去不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雷阳道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丰富的画面感。

首句“林里啁啾杂鸟虫”,以鸟鸣虫声开篇,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森林景象。次句“阴阴榕叶乍吟风”,通过“榕叶”与“吟风”的结合,不仅展现了榕树的茂盛与风的轻拂,更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诗意的动态美。接下来,“行随仆御穿山脊,时拥篮舆渡水中”,诗人跟随仆从穿越山岭,偶尔乘舟渡过溪流,描绘了旅途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暗示了道路的蜿蜒曲折与自然环境的多样。

“官马自刍青草坂”,描述了官马在青草覆盖的山坡上自由自在地觅食,既体现了官府的威严,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人家多住白茆丛”,则将视角转向村落,描绘了居住在白茆丛中的农户生活场景,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祥和。

最后,“平坡十里真如掌,咿轧车声去不穷”,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平坦的山坡如同手掌般宽广,车声不断,寓意着旅途的漫长与持续,同时也蕴含着对远方探索的渴望和对生活旅程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雷阳道中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的风貌,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体验的感悟。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雷阳道中即事(其四)

茶瓜无韵稻无香,野店村盘取次尝。

世味已随鸡肋澹,官程犹逐马蹄忙。

身依僮仆家千里,路别妻孥泪两行。

久历征途今最苦,黄茆瘴里度雷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雷阳道中即事(其五)

独携襆被走曾峦,阅尽畏途风雨残。

面带烟霞长作客,身依云水强名官。

三杯浊酒浇肠热,五夜青萍慑胆寒。

酬世近知儒术拙,迂疏徒窃进贤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雷阳道中即事(其六)

原莎莽莽尽荒阡,遥指孤城百雉悬。

新水乍生潮带卤,危楼一望海连天。

空闻疲卒防春汛,几见流民垦石田。

数十年来丰乐土,风光强半不如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雷阳道中即事(其七)

榔阴椰叶碧参差,几阵风炎雨溽时。

处处鸣梭人织葛,山山烧骨火耕菑。

腥莎忽转见驯鹿,瞑叶频啼立子规。

斜日邮亭聊歇马,蛮娘歌唱杂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