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其二)

试场未动文书静,官舍相联步履过。

千丈苍波争倚薄,十围便腹有森罗。

登临已结骚人恨,填委终翻劳者歌。

后夜中秋佳月色,惟予不饮奈明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考场寂静无动静,官员宿舍间步声交错。
千尺碧波竞相映照,粗壮树干藏满万物。
登高远望诗人满怀愁绪,堆积的事务终成劳者悲歌。
后夜中秋明亮月色,只有我不饮酒又如何呢。

注释

试场:考试场所。
文书:书籍和文件。
官舍:官员住所。
步履:脚步声。
倚薄:映照、反射。
十围:形容树木粗大。
森罗:众多、丰富。
骚人:诗人。
恨:愁绪。
劳者:勤劳的人。
中秋佳月:明亮的中秋月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子在科举考试前后的心境和情感体验。"试场未动文书静,官舍相联步履过",表明考试尚未开始,考生们手持文书,在官舍之间来回踱步,显得既紧张又庄重。

"千丈苍波争倚薄,十围便腹有森罗",这里的“千丈苍波”形象地描述了密布的竹林,而“十围便腹”则是指那些成堆的书籍。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自己对知识海洋的敬畏之情以及为考试做准备时的勤奋。

"登临已结骚人恨,填委终翻劳者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古代文人那种“骚人”(指屈原等人的不遇)之恨的共鸣,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长期劳碌于书案的辛酸与无奈。

"后夜中秋佳月色,惟予不饮奈明何",这两句则转而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美丽的中秋之夜中的独自沉思。尽管月色宜人,但诗人却选择了不饮酒,这可能是出于对即将到来的考试的严肃态度,或是因为心中有着更深的忧虑和期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科举的复杂心理,以及对于学问与个人的渴望。

收录诗词(43)

邓忠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酬(其一)

秋闱深锁觉愁多,赖有英游玉趾过。

日望高楼吟楚月,梦随明月到湘罗。

南宫曾看挥华藻,西馆还来共笑歌。

六稔飞光如过隙,人生谁奈老催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试院即事呈诸公

俊游常恨邈山河,邂逅文闱喜屡过。

朱簿分明俱鼎立,墨图伻位看星罗。

人开户牖还相近,朝进英材信可歌。

双钥重关非不密,只应无奈梦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诗呈同院后至诸公

秋日同文馆,飞章待报回。

丝纶先日降,鹓鹭忽朋来。

诸彦俱精鉴,微生亦滥陪。

纷纷五千牍,谁定冠伦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诗呈同院诸公六首(其六)

秋日同文馆,晨兴不待鸡。

耽书迷甲子,行乐在东西。

静对庭柯盼,閒常柿叶题。

相期放朝后,连日醉如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