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伯襄编修

叹息遗弓泪满巾,幸逢苑树发新春。

万方共戴吾君子,多士谁为少主臣。

草野愧无酬国略,金门赖有报恩身。

莫言笔札穷能事,君是先王简拔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伯襄编修的深厚敬意与感激之情。首句“叹息遗弓泪满巾”,以“遗弓”暗喻失去的机遇或重要人物,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的遗憾与哀伤。接着,“幸逢苑树发新春”一句,转而表达了一种庆幸与希望,仿佛在困境中发现了一线生机,如同春天的树木重新焕发出生机。

“万方共戴吾君子,多士谁为少主臣”两句,高度赞扬了李伯襄编修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表达了对他的尊敬与推崇。同时,也暗示了李伯襄在群臣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以及他作为“君子”的高尚品质。

“草野愧无酬国略,金门赖有报恩身”则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与决心。诗人承认自己在国家策略上可能有所不足,但强调自己愿意在“金门”(皇宫)这样的重要场合,以实际行动报答国家与君主的恩惠。这既是对李伯襄能力的认可,也是对自己责任的明确。

最后,“莫言笔札穷能事,君是先王简拔人”两句,进一步肯定了李伯襄的才能与被先王选拔的荣耀。诗人在此强调,尽管书写技巧可能有限,但李伯襄作为先王选拔的人才,其才能与贡献是不可忽视的。这不仅是对李伯襄个人能力的赞美,也是对其历史地位的一种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李伯襄编修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君主以及自身职责的深刻认识与思考。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九英校书

蛾眉宛转春风结,天遣梅花作芳骨。

筵前摇曳紫罗襦,有似嫦娥初下月。

芙蓉无力耐寒威,斜倚薰笼坐绛帷。

花间夜半新莺啭,天外行云住不飞。

形式: 古风

寿梁无畸尊人少鸾先生

松扉半掩龙鳞老,手撚瑶编坐碧草。

千年桃树蒸红霞,一笑东风为君晓。

君家世代多名贤,昔称伯鸾今少鸾。

愿作素臣反初服,厌闻赤帝溺儒冠。

雁翅地边江淼淼,日醉云涛伴鸥鸟。

作人落落迈等伦,有子亭亭出物表。

龙蛇佳气自东流,瑶草琪花一夕抽。

歌罢紫芝春似海,倒骑青龙向罗浮。

形式: 古风

送麦子中之官荔浦

汉家司牧重循良,琴鹤随君入瘴乡。

春水迸来滩百折,暮云低处树千行。

居人竹屋沿山郭,蛮女花裙拜道傍。

到日双凫应北向,太平天子正当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城西水亭放歌送别熊羽人

春溪流嘶齧城墙,垂阳吹花冉冉香。

熊生彩鹢生双翮,季子御风来送将。

松胶赴吻如潮语,醉跨溪流挟飞雨。

虹霓绕笔席边生,手制归云题别绪。

诗成袒跣笑相呼,溪头对掷明月珠。

江花水鸟为歌舞,龙女天吴来有无。

丈夫有才不自试,袖吾补天手奚俟。

为蛟为螭任变化,尊前一别寻常事。

行矣熊生去莫迟,太平天子正龙飞。

金台突兀应无恙,为我先张万丈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