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心

无怀时远,世心日波。怀山襄岛,万石嵚峨。

相济胡少,相溺胡多。诗云深浅,易象冯河。

我生天末,如江有沱。手无舟揖,若巨川何。

庶思考槃,于涧于阿。乐兹渊止,枕漱而歌。

形式: 四言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世心》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深邃的笔触描绘了世态人心的复杂与矛盾。

首句“无怀时远,世心日波”开篇即点出古今世风的变迁,表达了对远古淳朴时代的怀念以及对当下世态人心日益浮躁的感慨。接着,“怀山襄岛,万石嵚峨”以自然景观的壮丽象征人心的复杂与高峻,暗示着人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沉。

“相济胡少,相溺胡多”两句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利益与情感的交织中,相互扶持的情况较少,而相互倾轧、溺害的情况却颇为常见,反映了社会人际关系的微妙与复杂。

“诗云深浅,易象冯河”运用比喻手法,将诗歌的表达深度与易经中的象数理论相联系,暗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宇宙规律的探索。

“我生天末,如江有沱”进一步抒发了诗人身处世间的孤独感,仿佛置身于广阔天地的一隅,如同长江边的小溪,既渺小又独特,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手无舟揖,若巨川何”则形象地描绘了在广阔世界中个人力量的微不足道,仿佛面对浩瀚的大海,手无工具,难以驾驭,体现了对人生困境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庶思考槃,于涧于阿。乐兹渊止,枕漱而歌”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乐于静观深谷的宁静,以水声为伴,歌唱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展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性、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和自然和谐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众口

结绳时远,众口喁噞。载声于腕,墨深管铦。

陷文不顾,甘谀乐疢,讳疾忘砭。

谁能响迩,或恐扬燖。宜彼金人,铭背三缄。

形式: 四言诗

追昔

嗛嗛为膏,亦愧颐朵。戋戋微名,亦劳轗轲。

追昔念为,历世真左。谓影如形,望人于我。

茫茫众生,不皆祝蠃。参差岐途,毫釐福祸。

时密性疏,道迂行惰。异气同居,焉不受簸。

屈志交游,姑获面可。譬彼方舟,未知楫柁。

问讯风波,安救覆坠。永言念兹,惕然中火。

形式: 四言诗

勖今

外物欣己,亦念吾庐。徂春及冬,庭扉自如。

栖无风雨,出亦马车。见华则悦,先贤戒子。

战胜何日,逝敢踌躇。既观天与,复溯人初。

繇路居宅,孰为毁誉。功崇惟积,业坠惟疏。

其日其月,岁不我徐。谁能壮老,独费居诸。

幸甚勖今,勉足澄馀。无怠无偷,仅不生虚。

形式: 四言诗

汉谣四首(其一)

祖龙璧归,秦鹿奔棘。沐猴锦衣,楚骓泣北。

吁嗟赤蛇,居马上得。

形式: 四言诗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