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空木落雁声悲,霜入丹枫百草萎。
蝴蝶不知身是梦,又随春色上寒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凄美而静谧的画面。首句“江空木落雁声悲”,以江面的空旷和树木凋零的景象,衬托出大雁哀鸣的悲凉氛围,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萧瑟的意境。接着,“霜入丹枫百草萎”一句,将霜降的寒冷与枫叶的红艳形成鲜明对比,枫叶在霜的侵袭下更加鲜艳,但周围的百草却因霜冻而萎靡不振,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蝴蝶不知身是梦,又随春色上寒枝”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蝴蝶误以为自己并未入梦,依然追逐着春天的色彩,飞向寒冷的树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蝴蝶的行为仿佛是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即便在严冬也难以阻挡其对春天的向往,这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坚持,让人感受到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秋的凄美与生命的顽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不详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石门酒薄客愁宽,谁念霜溪晓被寒。
偶见邻舟说红叶,五更疏雨梦长干。
谁把风刀剪薄罗,极知造化著功多。
飘零易逐春光老,公子尊前奈若何。
金气棱棱泽国秋,马兰花发满汀洲。
富春山下连鱼屋,采石江头映酒楼。
蔷薇开尽绿阴凉,西国名花此际芳。
夜月空悬汉宫镜,幽姿犹带楚云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