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金鱼池的情景,通过对池边景色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首联“言寻斗草陌,重过金鱼池”,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诗人再次来到金鱼池,寻找着春天的气息。接着,“新水才生岸,轻阴半著枝”两句,描绘了池边新生的水流和轻柔的阴云,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游人多藉地,观者即移时”表现了人们在池边游玩的场景,他们或坐或站,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万绿森罗处,纤红点缀奇”则进一步描绘了池边绿树成荫,红花点缀其中的美丽景象。
“光摇银甲动,斑斓带锦云披”两句,通过光影和色彩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接饵来何数,亲人自不疑”则以鱼儿对人的亲近,侧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朱楼开面面,青旆映垂垂”描绘了远处朱红色的高楼和随风飘扬的旗帜,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选树张文幕,施栏护曲漪”则通过树木和栏杆的布置,展现了主人对环境的精心设计。
“湘娥忻解佩,稚子屡投饴”两句,运用典故,描绘了女子解下佩饰,孩子投掷糖块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骀荡春光媚,流连水泽嬉”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水边嬉戏的享受。
最后,“鱼真知乐否,客亦任狂为”两句,诗人以鱼儿是否知道快乐,引出自己的放纵与自由,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薄暮休言去,金羁系柳丝”则以傍晚时分,诗人不愿离去,金马缰绳被柳丝缠绕的形象,结束全诗,留下了一抹淡淡的忧伤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鱼池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