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菊》由清代诗人程素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的独特魅力与品格。首句“携锄亲种费思量”点明了菊花的培育不易,蕴含着对菊花生长环境的精心照料和深厚情感。接着,“今日争开倚短墙”描绘了菊花在短墙上竞相开放的景象,展现出其生命力的顽强与勃勃生机。
“朵小最宜人戴鬓,风高岂惹蝶偷香”两句,不仅赞美了菊花花朵虽小却别具风情,适合佩戴于发间,更巧妙地将菊花与蝴蝶联系起来,以蝴蝶的“偷香”来衬托菊花的香气独特,引人遐想。同时,也暗示了菊花的自然之美,无需刻意吸引,自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与喜爱。
“偏于晚节存真色,不与春花都艳妆”则进一步揭示了菊花的独特之处——即使在秋末冬初的季节,也能保持其本色不变,不随春花争艳,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坚守自我品格的精神。这种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本质的态度,是菊花最为人称道的品质之一。
最后,“独守幽贞堪作伴,一枝移对镜台旁”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深情厚谊,将其视为心灵的伴侣,即使是一枝之菊,也能在镜台旁陪伴左右,给予心灵慰藉。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向往。
综上所述,《菊》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菊花品格的深刻理解和赞赏,以及对高洁精神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