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吴参军子鱼登义城

迥野垂天末,长江接海流。

雨馀多牧笛,风急少行舟。

一鹗穿云去,双凫就渚浮。

相怜无限思,空倚仲宣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辽阔壮丽的自然景象与深沉的情感交织的画面。首句“迥野垂天末,长江接海流”以广阔的视角展开,将读者带入一个天地相连、江河交汇的宏大场景中。远处的田野仿佛延伸至天边,而长江则与大海相连,展现出自然界的雄伟与壮丽。

接着,“雨馀多牧笛,风急少行舟”两句,通过雨后的宁静与风起时的动荡,营造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意境。雨后,牧笛声声,悠扬回荡在广阔的田野上,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而当风急时,行舟稀少,似乎连水面上的波澜都不愿轻易扰动,这种对比更显出自然界的和谐与静谧。

“一鹗穿云去,双凫就渚浮”描绘了空中与水面的生动画面。一只孤鹰穿过云层,自由翱翔,象征着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而一对野鸭在岸边悠闲地浮游,展现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相怜无限思,空倚仲宣楼”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远方的思念。站在仲宣楼旁,面对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色,诗人不禁思绪万千,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挂念。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快而不失深沉的风格,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1)

许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子鱼南庄归兴次韵

松关竹径带晴烟,家住溟州第二天。

绕屋溪声来更远,卷帘山色自堪怜。

家人宿火炊篱菜,坐客清谈汲茗泉。

偏缚尘缨为傲吏,几将乡思赋归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柬吴子鱼先生

野馆荒凉门半开,入帘残月影徘徊。

露虫偏向秋林织,今夜故人来不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呈吴子鱼先生

凌晨走马入孤城,篱落无人杏子成。

布谷不知王事急,隔林终日劝春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席上赋呈吴子鱼先生

平壤城北路偏赊,满目烟波日又斜。

且向尊前惜欢笑,马头开遍海棠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