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公蜡梅

化人巧作襄样花,何年落子空王家。

羽衣霓袖涴香蜡,从此人间识尤物。

青琐诸郎却未知,天公下取仙翁诗。

乌丸鸡距写玉叶,却怪寒花未清绝。

北风驱雪度关山,把烛看花夜不眠。

明朝诗成公亦去,长使梅仙诵佳句。

湖山信美更须人,已觉西湖属此君。

坐想明年吴与越,行酒赋诗听击钵。

形式: 古风

翻译

巧妙的人化身为襄王的模样,何时种下的花朵空落在王家。
穿着羽衣霓裳的她沾染了香蜡的气息,从此世间认识了这非凡的女子。
宫廷里的青年们却并不了解,这是天公赐予的仙翁之诗。
用乌丸笔书写在玉叶上,却惊讶于这寒花的清冷之美。
北风吹着雪花过关山,我举着蜡烛赏花直到深夜不眠。
明日诗篇完成,你也即将离去,只留下梅花仙子吟咏你的佳句。
湖光山色固然美丽,还需有人欣赏,此刻西湖似乎属于你。
想象明年吴越之地,饮酒赋诗,聆听击打酒器的声音。

注释

化人:变化成人。
襄样花:比喻美貌或才情出众的女子。
落子:比喻女子出嫁。
羽衣霓袖:形容华丽的服饰。
涴:沾染。
尤物:特别出色的人物。
青琐:宫门上的装饰,代指宫廷。
仙翁诗:神仙般的诗作。
乌丸鸡距:古代的一种毛笔。
玉叶:珍贵的纸张。
寒花:清冷的花朵。
北风:冬季的风。
击钵:古代的一种饮酒游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次韵苏公蜡梅》,通过对蜡梅花的描绘,赞美了其独特的美丽和艺术魅力。首句“化人巧作襄样花”形容蜡梅花仿佛出自巧匠之手,如同襄王梦中的奇花。接着,“何年落子空王家”暗示蜡梅的来历不凡,可能曾被误认为皇家之物。

“羽衣霓袖涴香蜡”形象地写出蜡梅花瓣如仙女般轻盈,香气四溢,惹人喜爱。“从此人间识尤物”表达了人们对这种珍稀花卉的惊叹和欣赏。然而,“青琐诸郎却未知”暗示只有少数人能真正领略其美,寻常人难以理解。

“天公下取仙翁诗”暗指蜡梅之美激发了诗人的灵感,接下来的“乌丸鸡距写玉叶”则以精致的笔触描绘蜡梅花朵的形态,令人赞叹。诗人对蜡梅的赞美中,也流露出一丝遗憾,认为它的清绝之美还未被充分认识。

“北风驱雪度关山,把烛看花夜不眠”描绘出诗人深夜赏花的场景,蜡梅在严冬中傲然绽放,令人心生敬意。最后两句预示着诗人与蜡梅的缘分将尽,明日诗作完成后,他将离去,但蜡梅的佳句将长久流传,梅仙也将吟咏不已。

整首诗通过蜡梅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赏,以及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次韵晁无斁夏雨

咫尺隔山海,作书问如何。

蚁垤既畜粮,蛙窟如鸣鼍。

积暑复一雨,斧斫仍手摩。

钩窗欲悬麻,出门已横河。

人言月离毕,未必致滂沱。

东皋繁草木,兰艾不同科。

惊鱼畏密罟,独鸟鸣南柯。

稍无虫飞喧,复觉蝉语多。

因声作好恶,与物殊未和。

卧闻夜来雨,归种故山禾。

百年须下泽,万里付长罗。

先生断百好,尚以诗作魔。

缩子万言手,听渠七字哦。

室迩人则远,燕默劳者歌。

思君得老瘦,触热生积痾。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次韵寄答晁无咎

西湖欲雨厨烟满,风叶倒囊云覆碗。

望湖楼上白头人,独倚栏干谁肯伴。

独有诗人记病身,清风千里寄行尘。

豪华信有回天力,惊开桃李闲新春。

往事不回如过雨,醉梦恍然忘恶语。

人生如幻此何尤,未信黄金贵于土。

爱子千篇顷刻成,借将胸腹诧吴人。

吟哦怪有芳鲜气,却被湖山识姓名。

文章废退知难强,身外虚华本无望。

何曾临水惜芒鞋,却解逢人拈拄杖。

眼根清净尘不留,登伽过尽不回头。

家在中原归未得,江淮断道无行舟。

两山相逢翻手疾,欲谋一笑宁无日。

却惭怀朴似周人,祇可闻名不须识。

形式: 古风

次韵寇司户春怀

讳穷怀禄得辞劳,腰折头低不复高。

梦幻更堪追鸟迹,去来何有校牛毛。

依违玩世从君好,叱咤生风盖代豪。

闻说妙年心尚在,忍看花絮受风飘。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答子实秦少章二首(其二)

文新情已故,室远人则迩。

杯酒不相忘,一朝得二子。

初花美无度,后时终可鄙。

与汝卧秋风,看君控双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