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药真成九灶火,小鲜何事一杯羹。
终然不免名为累,岁岁琴高入鼎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时所作,题为《宣城琴高之名甚著转送四方甚珍品也比得之乃乡间桐鱼耳一笑而赋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比,将大药修炼成九灶火的神话与现实中的小鲜(可能指珍贵物品)仅需一杯羹的轻贱相对照,表达了对世间名利的看法。诗人认为,纵使名声显赫如琴高,最终仍难免世俗的牵累,而那些看似珍贵的事物,在诗人看来也不过是乡间寻常之物。他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寓言般地揭示了人生的虚无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宋代理性主义的诗风。
不详
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春网琴高长藋茅,宣城风物剩浮誇。
蜀溪岁岁桐鱼上,堪恨无人唤药查。
老眼山林自是宜,卧龙春晚夕阳迟。
芒鞋竹杖经行遍,绝胜篮舆喝道时。
满地槐花有底忙,我无题目可商量。
呼童遍洗庭前竹,冷眼相看到雪霜。
倒植盘梅已反常,无端更接杏花芳。
东君可是能时样,姑射山人也艳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