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聆风簃集

闽诗虽稍后,盛始宋南渡。

于赣同诗风,比接述骚赋。

作家十数辈,堂堂一州聚。

秋岳性情正,济以学养素。

赡辞工且速,记问入镕铸。

石遗序君集,誉君亦吾誉。

吾诗岂及君,稍资困学助。

偶然称古贤,岂自标家数。

诵古罕有获,溢分吾增怍。

平生遣有涯,徒假文字故。

读书靡所用,与世宜异趣。

诣君聆风簃,心焉默有悟。

行间慎加墨,窃恐点窜误。

佩君一生言,砥流不枝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夏敬观所作,名为《题聆风簃集》。夏敬观通过对“聆风簃集”的赞誉,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与局限。

诗中首先提到闽地诗歌虽晚于其他地区,但在南宋南渡后开始兴盛,并与江西地区的诗歌风格相融合,继承了屈原的骚赋传统。接着,诗人赞美了十多位作家聚集一州,各自才华横溢,其中秋岳以其正直的性格和深厚的学养,以及丰富而精炼的文辞,成为众人之表率。诗人还提及石遗为君集作序,赞誉之词也代表了诗人的认同。

夏敬观自谦其诗不及他人,但愿意稍作贡献,以帮助那些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人。他偶尔会引用古代贤人的言论,但并不以此自标门派,因为真正的学习者不应仅限于书本知识,而应追求更广泛的智慧。诗人认为,虽然阅读古代作品能有所收获,但也不能过分自满,因为真正的学问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他强调,读书的目的并非为了实用,而是为了培养与众不同的生活趣味。

最后,诗人表示在拜访聆听风声的小屋(聆风簃)时,内心得到了深刻的启示。他提醒自己在阅读和写作时要谨慎,避免随意改动原文,以免造成误解或失真。他珍视君集中的言论,认为这些言论如同砥砺之石,能够引导他保持正直而不偏离正道。

整首诗体现了夏敬观对古代文学的深厚敬意,以及对自己在文学道路上的自我反省和追求。

收录诗词(5)

夏敬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四首(其四)

玉臂符初换,银纱色更新。新妆罢,一含颦。

碧罗团扇底,见红鳞。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押[真]韵

踏莎行四首(其二)

密叶生秋,微云散绮,晚凉庭院人闲倚。

新词空谱望江南,江南回首三千里。

玉柄摇风,香衫着体,消魂往事重提起。

兜衾小卧不成眠,团圞月照窗纱里。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四首(其四)

才画纤蛾,便携纨扇,浓颦浅笑欢何限。

秋来无日不相逢,凉花露叶深深院。

别酒重斟,别愁难免,絮沾泥后多萦伴。

谁教解缆月明时,无情醉里烟波远。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二郎神

彩云散后,空想象、镜中眉抚。

忆桂月齐看,华灯双照,谁解分飞苦。

金屋装成人已远,知远嫁、明妃何处。

怅心字香消,莺笺信杳,断肠谁诉。无据。

啼痕泪靥,料难重睹。

好趁着新秋,宵凉漏永,打叠离魂飞去。

曲曲栏干,重重屈戍,也不怕、伊遮住。

算拚却、醒后思量,赢得梦中识路。

形式: 词牌: 二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