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范栝的《过廪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夜色中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一叶轻舟稳”,简洁明快,勾勒出舟行水面的轻盈与稳定,为整幅画面奠定了静谧而悠然的基调。接下来,“飘飘过廪丘”一句,通过“飘飘”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舟行于水面上的轻盈感,同时“过廪丘”则点出了地点,引出后续的景物与情感描写。
“橹声摇夜月,渔水对残秋。”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橹声在月光下轻轻摇曳,与夜色融为一体,而“渔水对残秋”则将季节的更迭融入其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听觉(橹声)与视觉(夜月)相结合,营造了一种和谐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古迹中都近,风波别路忧。”这两句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思绪。随着舟行,诗人似乎接近了历史的痕迹,心中涌起对过往的思考与感慨。同时,“风波别路忧”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当前路径的选择与不确定性的担忧。
最后,“芦花深处听,款乃几曾休。”诗人将视线转向芦花深处,听那款款而来的声响,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里的“款乃”之声,既是舟行水面的轻柔节奏,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暗示着即使在旅途的疲惫与不安中,也总有一份宁静与希望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未来的独特感悟,以及在旅途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反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