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二首(其一)

月入暑未解,夜久凉始归。

山月升渐高,照见幽人衣。

幽人行未已,月亦转墙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坐时月光洒落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月入暑未解,夜久凉始归”描绘了夏日夜晚,月光虽已进入,但暑气仍未消散,直到夜深人静之时,凉意才渐渐归来。这里通过对比暑热与凉意,营造出夜晚特有的清凉氛围。

接着,“山月升渐高,照见幽人衣”两句,将视线转向山间,随着月亮逐渐升高,它照亮了隐居者的衣裳。这里的“幽人”既可理解为隐居山林的高士,也可泛指夜晚独自静坐的人,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孤独、静谧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幽人行未已,月亦转墙西”则进一步展现了幽人的活动状态。即使在月光的照耀下,他仍在行走,而月亮也随着他的步伐,缓缓移动至墙的西侧。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持续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静谧场景,通过“幽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夜坐二首(其二)

云行树阴薄,风过树阴敧。

云风清弄夜,政尔无人知。

惟闻墙根水,泠泠下幽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閒居燕坐望城隅李花

春晴满天地,我独了一室。

得欣或暂时,积念动弥日。

遥花洗宿润,姝静耿独立。

日光照素服,玉气起数尺。

纷纷看花人,车马共朝夕。

幽意当谁言,微风断城笛。

形式: 古风

桂山堂独坐

笙竽闹春晴,此处乃幽阒。

啾啾唯鸟鸣,寂寂鲜人迹。

青天树光动,白日瓦气湿。

阴阴庭下影,满地不可执。

蛛丝网虚檐,悬叶如堕翼。

缅怀昨日心,孰拟坐兹室。

抱迂世同薄,得景意自适。

穷通信所遭,逍遥聊永日。

形式: 古风

初秋感兴

秋风殊未来,林叶独先见。

譬如老将至,颜貌已潜变。

娟娟庭中月,落落梁上燕。

有酒谁与同,微凉发如练。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