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近能馀几许寒,雪花才落便销残。
青松梢上兰根下,犹得三朝两日看。
这是一首描绘春雪交织景象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特有的审美情趣。
“春近能馀几许寒”表达了一种季节交替时的微妙感觉,春天即将到来,但寒意尚存。这里的“馀”字用得恰到好处,既形容了春寒的轻微,也暗示着春意渐浓。
“雪花才落便销残”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刚刚飘落的雪花,在春日和暖中迅速融化,只剩下零星几片。诗人捕捉到了这一短暂瞬间,显示了对自然界变化细微之处的观察。
“青松梢上兰根下”转换了视角,将目光投向了高耸的青松与低矮的兰草之间,这里的“梢”字和“下”字巧妙地构成了一种空间感,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在山居中对周遭环境的深切体验。
最后,“犹得三朝两日看”则是对前述景象的一种总结。尽管雪花易逝,但青松和兰草却可供几日之久慢慢欣赏。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也体现出一种超脱俗世、享受孤独生活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春雪交织的细腻描写,以及山居中的静谧与悠然,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洁情操。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松本无声风亦无,适然相值两相呼。
非金非石非丝竹,万顷云涛殷五湖。
脩涂残暑仆夫劳,午憩茅檐尺许高。
忽有凉风飒然起,小松呼舞大松号。
千里都无半点山,如何敢望有人烟。
不教远树遮拦却,芦荻生来直到天。
芦荻中间一港深,蒌蒿如柱不成簪。
正愁半日无村落,远有人家在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