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楼

胜地留佳赏,楼台亦壮哉。

群峰连海岱,真境接蓬莱。

捲幔清辉入,凭栏爽气来。

虚明澄霁景,潇洒轶浮埃。

赋为登临作,怀因眺望开。

丹岩明向席,空翠落衔杯。

井干多陈迹,齐云半绿苔。

多君清致在,何日共徘徊。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鉴赏

此诗《环翠楼》由明代诗人吴实所作,描绘了环翠楼所在之地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在此的赏心悦目之情。

首联“胜地留佳赏,楼台亦壮哉”开篇即点出环翠楼所在之地的绝佳风景以及楼台本身的雄伟壮观,为全诗定下了一种豪迈而壮丽的基调。

颔联“群峰连海岱,真境接蓬莱”进一步描绘了环翠楼周围群山连绵,仿佛与东海之上的蓬莱仙境相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颈联“捲幔清辉入,凭栏爽气来”写出了诗人推开窗帘,清辉如水般涌入室内,倚靠栏杆时感受到的清爽之气,展现了环翠楼内外环境的和谐与舒适。

尾联“虚明澄霁景,潇洒轶浮埃”则以“虚明”、“澄霁”形容环翠楼周围的景象,既清澈又宁静,诗人置身其中,心境也随之变得洒脱自在,远离尘世的纷扰。

接下来,“赋为登临作,怀因眺望开”两句,诗人借登楼远眺之机抒发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丹岩明向席,空翠落衔杯”描绘了环翠楼前岩石的红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而四周的翠绿之色仿佛落入酒杯中,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环翠楼周边环境的生机勃勃与诗人的愉悦心情。

最后,“井干多陈迹,齐云半绿苔”通过描述环翠楼内陈旧的痕迹和半绿的苔藓,暗示了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痕迹,同时也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古朴与深沉的气息。

整体而言,《环翠楼》一诗通过对环翠楼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6)

吴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养拙斋

大朴本无物,淳风轶唐虞。

居巢与处穴,此外将焉图。

世道日沦降,人心良亦殊。

非徒徇雕采,巧伪相萦纡。

夫子抱真性,乃在玄牝初。

持心远矫亢,应物随空虚。

直道行若拙,正言谋恒疏。

仪秦笑周孔,此道彼为迂。

怡然养吾真,天命其何如。

形式: 古风

赋得富春山送人归闽

君不见富春山,富春山色行人看。

层峦叠嶂带江渚,垂萝鸟道青漫漫。

钓台百尺凌空险,石磴萦纡紫苔掩。

芳草洲前翠欲流,夕阳渡口晴如染。

羊裘钓叟今何在,千古行人增感慨。

不见高风动客星,空馀濑水流东海。

今日山前歌送君,明朝山下便离群。

片帆直指桐江过,薄暮猿声那忍闻。

形式: 古风

赋得瓜步寒潮送董教授之扬州

君不见秦淮瓜步通扬子,潮去潮来几今古。

薄暮西风海气寒,潮音半入淮边树。

芳草矶头望转平,夕阳渡口带江城。

几回贾客惊残梦,多少离人恨别情。

广文官舍瓜洲渡,山水依依最深处。

一铎遥从海上闻,片帆直指潮头去。

潮头东望正迢迢,此别心知两地遥。

他时无恨相思意,落尽寒江半夜潮。

形式: 古风

编脩陈果之话别

火云六月腾赤霄,人间大地皆炎歊。

连峰飞鸟不容越,君行别我如旋飙。

知君久作家林别,堂上双亲鬓成雪。

九重诏许暂承欢,千里驰驱不知热。

我家桑梓旧连阴,夙昔交情最独深。

十载同吟泮池水,有时共醉东溪林。

青霄高步君先着,愧我年来尚萧索。

离别长怀夜月吟,故情不道秋云薄。

君自长才意气豪,桂林先得一枝高。

玉堂天上魁黄甲,金马门中赐锦袍。

伊予蹇劣知何用,也学云霄逐鹓凤。

积水长天恨远心,青山故国悬空梦。

玉堂相见即成欢,却念人生会合难。

更无儿女分离态,但作家林醉里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