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

山月欲落鸡始鸣,西兴埭上行人行。

争晓沙头候潮去,水乡八月秋风生。

海水东连浙江渡,灭没寒烟不知处。

潮平击鼓下中流,回看苍苍故陵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范的《渡江》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黎明时分的景象。首句“山月欲落鸡始鸣”,通过山月将落未落、鸡鸣报晓的细节,展现出清晨的宁静与过渡。接着,“西兴埭上行人行”,点明了地点和人物活动,暗示着旅途的开始。

“争晓沙头候潮去”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在沙滩上等待涨潮的情景,显示出对水运的依赖。随着季节变化,“水乡八月秋风生”,秋风带来凉意,也预示着旅程中的气候特点。

“海水东连浙江渡,灭没寒烟不知处”,诗人以大海与浙江相连,潮水淹没远方的寒烟,形象地描绘出江面宽阔,潮水浩渺的壮观景象。最后,“潮平击鼓下中流,回看苍苍故陵树”,写船夫在潮水上涨至合适时机击鼓启程,而回首望去,故乡的陵树显得苍茫遥远,寓含着离愁别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展现了清初文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

陈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中登浩然楼

飞楼何巍哉,突兀峙孤屿。

旷望临中川,微雨散洲渚。

空濛凫稍飞,萧瑟潮愈怒。

却眺大江流,鲸波一何巨。

蛟龙盘躨跜,日月相吞吐。

忆昔文丞相,英风照岩户。

当年起赴义,驱羊搏猛虎。

一声白雁来,四镇议终阻。

毡车已北行,二王在何许。

流离寄一舟,残军谋保聚。

沧海尽横流,江心作砥柱。

五坡一丧师,崖山摧风雨。

柴市致命日,且传临终语。

斯人迹已远,初地余祠宇。

梵呗流空山,花药覆平圃。

风物随变迁,正气留终古。

拂衣重徘徊,经堂罢斋鼓。

形式: 古风

雨后

空山微雨后,孤阁夕阳沈。

新月出云际,清风生竹林。

萧萧凉意足,寂寂小窗深。

习气难除却,㸐檠伴独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莲舫先生谪戍伊犁

绝塞崎岖道路难,九边风色万重山。

好从博望探河曲,终见班超入汉关。

大漠惊沙盘马足,高天明月指刀环。

策勋自效他年事,莫遣霜华点鬓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漫兴用东坡东武与人往反粲字韵

我生如行路,百里可居半。

佳境思惭入,往往得惊叹。

此后将安归,宁复堪把玩。

过者尽陈因,来者方聚散。

岂无三数人,尚与我同伴。

同伴问何为,寂寂守昏旦。

行或事锄耘,静不离几案。

有时相晤语,祇觉方寸乱。

人情可欣悦,要如荐方盥。

弦弛不欲闻,多病音节缓。

更张岂无术,好歌续珠贯。

遏云响未成,折杨兴又懦。

复然望寒灰,寸焰依屑炭。

欢颜庇广厦,劳心属旅馆。

偶逢扇暍凉,非私负曝暖。

岂如东人子,但夸衣粲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