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石人坞钟氏霁峰书屋

入坞云峰暝,举步迷原陆。

夕露零蔓草,瀼瀼沾衣服。

寒镫木杪青,有人居空谷。

崎岖远叩门,一犬吠茅屋。

山家见客投,欣然便留宿。

妇子起为炊,须臾黄粱熟。

就枕及夜分,虚斋秋气肃。

落叶兼流泉,声声彻幽独。

乍疑风雨至,清音振林麓。

鼪鼯啼高松,鸟雀噪深竹。

孤怀悄以悲,酣寝逊童仆。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鉴赏

这首清代王锡的《夜宿石人坞钟氏霁峰书屋》描绘了诗人夜晚投宿在山中书屋的经历。首句“入坞云峰暝”展现了山间云雾缭绕,峰峦隐没的景象,暗含了诗人初到时的迷茫与新奇。接着,“夕露零蔓草”写出了傍晚时分,露水打湿草地,诗人衣裳湿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湿润的氛围。

“寒镫木杪青”描绘了灯光透过树梢的微弱光亮,暗示了夜晚的寂静和书屋的简朴。“有人居空谷”则透露出主人虽处偏僻,但并非无人烟,给人以温暖的期待。诗人“崎岖远叩门”,犬吠声随风传来,增添了山村生活的生动气息。

“山家见客投,欣然便留宿”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好客,而“妇子起为炊,须臾黄粱熟”则描绘了主人忙碌准备晚餐的情景,温馨而质朴。诗人“就枕及夜分”,感受到斋室秋意渐浓,周围“落叶兼流泉”的声音更显静谧。

“乍疑风雨至,清音振林麓”写出了诗人对自然音响的细腻感受,仿佛风雨欲来又止,增添了神秘感。最后,“鼪鼯啼高松,鸟雀噪深竹”以动物的鸣叫衬托出山间的寂静,而“孤怀悄以悲,酣寝逊童仆”则流露出诗人独自一人时的孤独与淡淡的哀愁,但又不如孩童般无忧无虑,沉浸于睡眠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中夜宿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欣赏,以及对主人热情款待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收录诗词(14)

王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晓登韬光禅院后山望晴雪

天地气严凝,出郭游人少。

踏雪登山巅,凌虚纵远眺。

万户炊烟迟,奇景湛清晓。

竹折枝蒙密,松危势夭矫。

足底多寒云,眼前绝飞鸟。

风惊碧落间,日出扶桑表。

千重越岫明,一带钱江小。

百里纷皑皑,万象争皦皦。

积素射晴霞,异光互回绕。

目眩下高峰,冥蒙林壑杳。

举首望精蓝,楼台俱缥缈。

形式: 古风

题朱氏山庄

才过合涧桥,便到云林寺。

泉石奇以秀,疑非人间地。

不知万木中,亭榭更幽邃。

溪声隔竹喧,松色当楼翠。

鹤识岭云归,僧乘萝月至。

嗒然吾丧吾,安问形与器。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送友之河东

河东君有役,把酒动遐思。

日月重华地,烟霞孤竹祠。

一鞭心共远,千里梦应迟。

去去言难尽,休忘握手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仲净慈寺夜游

白云间踏尽,一径到竹林。

草木逢秋澹,山峦入夜深。

松风闻梵语,池月见禅心。

幽绝南屏胜,高僧许共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