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其二)

红闺紫塞昼飞霜,顾影羞窥白玉塘。

近日心情惟短笛,当年花絮已空箱。

梦残舞榭还歌榭,泪落岐王与薛王。

回首三春攀折苦,错教根种善和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深秋时节的孤独与哀愁。"红闺紫塞昼飞霜",以红闺和紫塞的色彩对比,暗示了女子身处边塞的冷寂,白霜的飞舞更增添了凄凉气氛。"顾影羞窥白玉塘",通过女子对自己倒影的羞涩凝视,表达了她内心的孤寂和对青春不再的感慨。

"近日心情惟短笛",借短笛声寄托了女子的愁绪,短笛往往象征着寂寞和怀旧。"当年花絮已空箱",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箱子,暗示了青春年华的流逝和爱情的失落。

"梦残舞榭还歌榭,泪落岐王与薛王",梦境中的欢愉与现实中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女子的泪水不仅为失去的爱情而流,也为无法挽回的过去而痛心。"岐王与薛王"可能指的是昔日的恋人或美好的记忆。

最后两句"回首三春攀折苦,错教根种善和坊",女子追悔莫及,当初的痴情与执着如今看来如同错误地将根系种植在了不适合的地方,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女子从繁华到落寞的心路历程,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收录诗词(14)

冒襄(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 字:辟疆
  • 号:巢民
  • 籍贯: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如皋)
  • 生卒年:公元1611-1693年

相关古诗词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其一)

南浦西风合断魂,数枝清影立朱门。

可知春去浑无迹,忽地霜来渐有痕。

家世凄凉灵武殿,腰肢憔悴莫愁村。

曲中旧侣如相忆,急管哀筝与细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山行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夜抵枞阳

轻帆挂与白云来,棹击中流天倒开。

五月江声千里客,夜深同到射蛟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望庐山

我行昨出庐山西,藤竹苍苍阴虎溪。

东林钟声晚出寺,高岩木叶秋平溪。

白云万叠倏然合,窈眇回听清猿啼。

洪州三月忆惝愡,径驾归艇轻于鹥。

宫亭湖东日初出,岚彩欲见一片青烟迷。

沧洲淼漭万馀里,岩风忽落闻天鸡。

屏风叠开张,浸入青颇黎。

沧海贯石梁,白日挂丹梯。

松杉上接瀑布落,藤萝下拂云光低。

须臾湖波兴,日晦风凄凄。岧?香炉峰,摇曳同菰稗。

舟行望远势还出,矫如踏云浮动之苍霓。

山摇海荡不知处,想见枕石醉卧人如泥。

晚泊湖心照南斗,仰视正与石门齐。

莫言灵境近咫尺,帆樯倏过难攀跻。

将游天地之一气,庐山从我到处如提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