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其六)飞盖桥

朱桥矗矗两园间,湖水平时柳可攀。

车马等閒湖上去,游人常踏月中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朱红色的桥梁高高耸立在两个园林之间,湖面平静,柳树可以随意攀折。
车辆和马匹随意地驶向湖边,游人们常常在月光下返回。

注释

朱桥:指红色的桥梁,可能象征着繁华或贵气。
矗矗:形容桥高耸的样子。
两园间:两个园林之间的连接点。
湖水平时:湖面平静的时候。
柳可攀:可以轻松攀折柳枝。
车马等閒:车辆和马匹来去自如。
湖上去:驶向湖边。
游人常踏月:游人常常在月下行走。
月中还:在月光下返回。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色图景。首句“朱桥矗矗两园间”中的“朱桥”指的是画着红色的木桥,这里用来连接两个园林,既是实景描述,也有美化环境之意。"矗矗"形容桥的坚固挺拔,给人以安全感。

第二句“湖水平时柳可攀”表达了作者对于湖面平静时光与岸边垂柳的情趣,"可攀"不仅指柳枝低垂,而且暗示着游人的情怀,可以在这里停留欣赏。

第三句“车马等閒湖上去”中的“等閒”,意为闲适、从容,描绘了行人对美景的享受和放慢脚步的悠然自得。"湖上去"则是将观者带入画中,让人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惬意。

末句“游人常踏月中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平静的境界。“踏月”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游人在明亮的月光下行走的情景,“还”字则暗示着对这份美好时光的回味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于江南水乡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那种超越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心境。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其十一)去思堂

丞相临人以惠和,三年乡校起弦歌。

至今旌旆曾游处,犹道当时乐事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其十)四望亭

高亭春望思无穷,千里人烟指顾中。

比屋如云浓被野,颐颐醇俗乐时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其五)西湖

椒泽疏源势不休,绕城冰玉湛寒流。

凫鹥容与菰蒲乱,占得江湖一望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其十二)西溪

夹岸垂杨展绿阴,倚空庭树照波心。

游人不泛西溪水,岂见回环野径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