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六首(其五)

云雨手翻覆,越盟久已寒。

尺布与斗粟,意态尤可怜。

狂奴豹隐雾,故人龙在天。

鹤书访羊裘,贱贵何足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项炯的《感秋六首(其五)》,通过对比云雨、越盟、尺布与斗粟、狂奴与故人、鹤书与羊裘等意象,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感慨。

首句“云雨手翻覆”,以自然界的风云变幻比喻人事的无常,暗示了世事的不可预测和变化莫测。接着,“越盟久已寒”一句,借古代越国与他国结盟后关系破裂的典故,表达了对长久盟约破裂、友情冷却的感慨。

“尺布与斗粟”出自《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典故,比喻微小的利益或琐碎的事物,此处用来形容人际关系中因小事而产生的嫌隙或误解,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利益面前容易产生矛盾的情景。“意态尤可怜”则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同情和无奈。

“狂奴豹隐雾,故人龙在天”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狂放不羁的人比作隐藏于雾中的豹子,将高高在上的人比作在云端的巨龙,形象地描绘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和人际间的距离感,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鹤书访羊裘,贱贵何足言”则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鹤书通常指帝王的诏书,羊裘则象征隐士的生活。这两句表达了对身份地位的淡然态度,认为无论是高贵还是卑微,都只是外在的形式,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追求和精神的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各种意象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语言凝练,寓意深远,体现了元代文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2)

项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倜傥,端行绩学,通群经大义,为时名儒。尝居吴中甫里书院。工诗。有《可立集》

  • 字:可立
  • 籍贯:元台州临海
  • 生卒年:1278—1338

相关古诗词

感秋六首(其六)

今年深入山,逝将同木石。

时读古人书,抚髀成感激。

颜生虽陋巷,易地亦禹稷。

彬彬韶辂冕,损益文与质。

杜陵安知此,妄语同盗蹠。

哀哉畴我晤,长林月如漆。

形式: 古风

空井辞

石阑古藓青连钱,老梧石罅孤根悬。

下有一斗琉璃泉,辘轳不鸣修绠断,蛛网濛濛梧叶乾。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江南弄

篁深雨过月色青,湿萤几点风穿棂。

秋声满江龙一吟,江空漠漠悬疏星。

凤凰城头石花吐,雷击老树蛇骨腥。

鬼雄骑鼋潮际上,暗藤如山走漆灯。

形式: 乐府曲辞

吴宫怨

绣楣洒黄粉,椒壁涨红青。

倚檐树如鬼,深草蛇夜鸣。

髑髅已无泪,古恨埋石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