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倅见贻八首(其八)

韵语初疑掷夜光,顿驱热恼作清凉。

紫髯英槩云仍著,藏室文华锦绣香。

客况讵能论酒恶,高怀当不较龟长。

与公避地均休戚,天使诗人识漫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起初怀疑是夜明珠落下,忽然间驱散炎热带来清凉。
紫色胡须的英才风采依旧,藏书阁中满是文采和书香。
在外客居无法评说酒的好坏,高尚的情怀不会计较龟纹的长短。
与你一同避世共度忧乐,上天让我这诗人认识了你漫郎。

注释

初:起初。
疑:怀疑。
掷:投掷。
夜光:夜明珠。
顿:忽然。
驱:驱散。
热恼:炎热烦恼。
紫髯:紫色胡须。
英槩:英才风采。
云仍著:依旧。
藏室:藏书阁。
文华:文采。
锦绣香:书香。
客况:在外客居的情况。
讵:岂能,怎能。
论:评说。
酒恶:酒的好坏。
高怀:高尚的情怀。
龟长:龟纹的长短。
避地:避世。
均:共同。
休戚:忧乐。
天使:上天让。
诗人:诗人身份。
识:认识。
漫郎:对诗人的昵称。

鉴赏

这首诗以韵律起始,仿佛夜明珠般明亮,瞬间驱散炎热烦恼,带来清新的感受。诗人赞美孙倅(孙副官)才华出众,如同紫色胡须的英雄,其文章犹如藏书阁中的锦绣,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客居他乡的境遇中,诗人的酒量或许并非关键,但他的高尚情怀超越了世俗的计较。诗人与孙倅一同经历困苦,相互扶持,这种深厚的友情使他们像漫郎一样,共同享受诗歌带来的乐趣。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共度时艰的情感。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和孙倅见贻八首(其七)

海色天容浸冷光,秋回山谷进风凉。

不须悟性三关语,自有澄心一炷香。

倦客栖迟归意远,暮林摇落晚山长。

从来习气闻风悦,惭愧如今陛楯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孙倅见贻八首(其六)

遽颁翰墨发幽光,内顾鲰生德甚凉。

已幸贰车临海国,因知汗简发天香。

花梢擢绿蜂初静,梅实桃青昼已长。

会见紫泥传诏札,中兴事业属清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孙倅见贻八首(其五)

强栽松竹养烟光,官舍公馀喜晚凉。

习静关情惟挟策,爱闲修供只焚香。

自怜怯事如欣泰,止合抠衣扣子长。

断断此生今已矣,拟寻艇子学渔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孙倅见贻八首(其四)

世道艰虞太白光,风栖雨食铁衣凉。

谁歌汉月空相识,漫有山花先自香。

塞上许时兵未息,水边它日话尤长。

想当清夜圆蟾白,曾欲题诗问庾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