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堤行

长堤杳杳如丝直,隐以金椎密无迹。

当年何人种绿榆,千里分阴送行客。

波间交语船上下,马头揖别人南北。

日轮西入鸟不飞,从古舟车无断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汴堤行》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描绘了汴河堤岸的壮丽景色与繁忙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味和历史感。

首句“长堤杳杳如丝直”,以“杳杳”形容堤岸的悠长,如同细丝般延伸至远方,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视觉效果。接着“隐以金椎密无迹”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堤岸上的树木比作被金椎轻轻敲打后留下的痕迹,既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密集排列,又暗示了堤岸历史悠久,树木见证了过往的岁月。

“当年何人种绿榆,千里分阴送行客。”这两句转向对历史的追忆,提出疑问:是谁在遥远的过去种下了这些绿榆树?它们不仅为行人提供了遮荫,更承载着千里的路程,默默地陪伴着旅人的行程,传递出一种深厚的情感与人文关怀。

接下来,“波间交语船上下,马头揖别人南北。”描绘了水陆交通的繁忙景象。船只在波浪中穿梭,船上的人们相互交谈,而陆地上的人们则挥手告别,分别前往不同的方向。这种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在旅途中的交流与离别,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最后,“日轮西入鸟不飞,从古舟车无断时。”以日落鸟飞这一自然现象作为背景,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永恒。即使太阳西下,鸟儿不再飞翔,但自古以来,舟车往来不断,人类的活动从未停止。这句话蕴含了对历史长河中不变的流动与变化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汴堤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汴河堤岸的独特风貌,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人文与自然之美。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酒帘

百尺风外帘,常时悬高阁。

若誇酒味美,聊劝行人酌。

但浇愁肠宽,奚畏守犬恶。

客心方摇旌,逢此慰寂寞。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书驿舍壁

巍巍使馆开华堂,行人旧题诗满堂。

去年读之多好语,今岁重寻在何处。

驿吏却云官长来,垩以赤白墁青灰。

银钩错落应手没,当时嘲谑谁为才。

呜呼万事祇如此,古人豪强安在哉。

寄语征途往还客,不如挥毫落金石。

金石虽坚有时灭,君不闻海波成田淮水绝。

形式: 古风

发虹县

驱马汴河西,从此游帝乡。

瞻言驿堠短,喜及春日长。

碧瓦映茅茨,人烟密相望。

刍茭足供马,亦有酒可尝。

旁观波澜起,万柁攒舟航。

一跌性命已,岂惟肌骨伤。

不如榆柳堤,中路稳腾骧。

去家渐及旬,犹走淮楚疆。

却视故山隐,忽在天一方。

东轩复难到,兰芷媚幽香。

驰光不可留,游女已采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水头

荒湾斗转河如束,千古痴龙卧空谷。

公然收水入毫芒,万里昆崙倾不足。

春妍睡醒鳞甲开,顷刻已放波头来。

冲梢掠操何迅速,喷云溅雪争崔嵬。

舟人传呼隘两岸,骇若百蛰逢惊雷。

连桩系缆犹恐脱,不尔船碇俱倾颓。

须臾水面如平掌,客子棹歌船下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