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寒钟

忽到青帘,来从绀宇。疏疏密密閒中数。

灯花敲落未曾停,寒宵寂寂长如许。

响断霜中,音回风处。乡园有梦难归去。

愁来空外湿无声,潇潇销尽黄昏雨。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寒钟》由清代诗人许嗣隆所作,描绘了一幅冬夜寒钟下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与淡淡的哀愁。

“忽到青帘,来从绀宇。” 开篇以“青帘”和“绀宇”点明地点,青帘是酒肆的标志,绀宇则暗示了寺庙的庄严,营造出一种既世俗又超脱的氛围。这两句仿佛在说,突然间,我来到了一个酒肆旁的寺庙,内心涌起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疏疏密密闲中数。灯花敲落未曾停,寒宵寂寂长如许。” 接下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色。灯花轻轻摇曳,不时掉落,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寒夜的寂静如同永恒,让人感到时间的漫长。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灯花的掉落比作敲打,生动地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时间的缓慢流动。

“响断霜中,音回风处。” 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与孤独。在霜冻的空气中,声音似乎被切断,而在风声回荡的地方,更显出四周的空旷与寂静。这种描述不仅突出了自然环境的冷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郁。

“乡园有梦难归去。” 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与无法回归的无奈。即使在梦中,也无法回到那熟悉的家园,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刻,触动人心。

整体而言,《踏莎行·寒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思乡之情与淡淡哀愁的冬夜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收录诗词(54)

许嗣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黛眉.夜坐

月淡霜浓横旅馆。借西风、做成凄婉。

青女衣衫,素娥眉黛,未必此宵偏暖。

银箭丁丁玉漏转。顾天公、将他吹断。

小院重关,孤城深锁,只有梦无人管。

形式:

天香.雪后见霞

鸳瓦拖黄,虾帘糁白,遥悬屋角天影。

一派空明,十分浓艳,未识施朱施粉。

轻寒乍暖,霞共雪、冷光遥衬。

西望西山,看雁行迟疑不定。半奁珊瑚朗润。

压冰壶、玻璃微印。又似玉儿娇,借红儿晕。

又似蓼花滩畔,有水鹭、沙鸥群相映。

如此风光,画工难尽。

形式: 词牌: 天香

捣练子.秋闺

衣楚楚,步珊珊。粉褪脂销倚玉阑。

贪看秋千窗下影,露华湿透不知寒。

形式: 词牌: 捣练子

生查子.织女词

织布妾心悲,织锦郎心乐。

织布妾为衾,织锦郎衣着。

郎着锦衣温,处处新欢谑。

妾抱布衾寒,夜夜常担阁。

形式: 词牌: 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