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水陆院

深居毒歊烦,沸鼎游群鱼。

金凉念何许,颇欲膏吾车。

行行有佳处,舍南得精庐。

方塘水泠泠,嘉树阴疏疏。

寒光四围之,气象豁以舒。

清浊本相形,暑去不待除。

赤脚踏潺湲,褫带凌空虚。

杯盘固草草,言归且徐徐。

山僧擅幽胜,意轻南面孤。

久矣不复贵,厌弃同污渠。

贵人便宴安,大第如清都。

华堂贮窈窕,高门列车徒。

往往慕閒旷,偶此乐有馀。

蛇蚿漫相怜,鹏鴳端异趋。

不如听鸣禽,劝我提胡卢。

形式: 古风

翻译

深居在污浊之地,如同沸水中的群鱼
心中怀念清凉,渴望能洗净我的车尘
行走在路上,发现南边有一座精致的小屋
方塘水清澈,佳树影稀疏
寒冷的光芒四散,四周景象开阔舒展
清浊自分,暑气消退无需刻意驱赶
赤脚踏入流水,解带让身心自由
宴席简单粗陋,还是慢慢回家的好
山中僧人独享幽静,看淡权位孤独
长久以来不再尊贵,厌倦了与污浊为伍
权贵之人享受安逸,豪宅如同仙境
华丽的厅堂藏着美貌,豪门显赫的车马
常有人向往闲适,偶尔在此找到乐趣
蛇虫蛙鸟各有喜好,我们与它们不同
不如聆听鸟鸣,它们的歌声能让我放松

注释

深居:居住在污浊环境中。
毒歊烦:污浊和喧嚣。
沸鼎:沸腾的大锅。
游群鱼:比喻身处困境。
膏吾车:洗涤我的车尘,象征净化心灵。
舍南:房屋南边。
精庐:精致的小屋。
泠泠:形容水声清脆。
嘉树:美好的树木。
气象:景象。
豁以舒:开阔舒畅。
清浊:清与浊。
暑去:暑气消退。
潺湲:流水声。
褫带:解带。
草草:简陋。
徐徐:缓缓地。
山僧:山中僧人。
南面孤:权位上的孤独。
厌弃:厌恶抛弃。
贵人:权贵者。
大第:豪宅。
清都:仙境般的城市。
华堂:华丽的厅堂。
窈窕:美女。
列车徒:众多随从。
慕:向往。
蛇蚿:小动物。
鹏鴳:大鸟和小鸟。
异趋:不同的追求。
鸣禽:鸣叫的鸟儿。
提胡卢:放松心情,放下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仕途失意者隐居自然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超然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开篇“深居毒歊烦”直述隐居之志,而“沸鼎游群鱼”则是借用古人以烹鱼不惊水中游泳之鱼来比喻自己安于现状,不为世俗所扰。接着,“金凉念何许,颇欲膏吾车”表达了对过去荣华生活的淡漠,以及希望保持清净自我的愿望。

“行行有佳处,舍南得精庐”描写了诗人寻找和发现隐居之所的过程,而“方塘水泠泠,嘉树阴疏疏”则形象地刻画出了隐居环境的宁静与美丽。接下来的“寒光四围之,气象豁以舒”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自然的氛围。

中间部分“清浊本相形,暑去不待除”通过对比清水和浊水,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而“赤脚踏潺湲,褫带凌空虚”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在状态,以及对俗世束缚的摆脱。

“杯盘固草草,言归且徐徐”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悠闲和简单,诗人对归隐的渴望以及希望能够慢慢地享受这种生活。紧接着,“山僧擅幽胜,意轻南面孤”则是借用佛教修行者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心灵上的超脱与宁静。

尾段“久矣不复贵,厌弃同污渠”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荣华生活的彻底放下和厌倦,以及希望摆脱世俗的污浊。最后,“贵人便宴安,大第如清都。华堂贮窈窕,高门列车徒”则是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是一种对既得功名者的讽刺。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然。

收录诗词(653)

李流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安乐道院

美璞出丛阜,径寸藏尺水。

堂堂大导师,钟灵此其地。

荒坑名老君,故老说遗事。

仙佛势不敌,北面昔所试。

烟云龙蛇窟,风雨鬼神会。

珍重住山人,净观惬幽邃。

半偈起冥晦,径欲裂冠袂。

同行一微冁,落日姑整辔。

在家固出家,象服何必异。

君看童其颠,已落第二义。

形式: 古风

游护圣寺分韵得共字

散员绳检宽,暇日得放纵。

天明风发屋,飞盖怯掀弄。

朋簪诺已宿,驾言盍不勇。

幽禅远城郭,伉壮塔庙涌。

华鲸三击罢,僧众肃如拱。

香粳撩鼻观,馋沫出流湩。

三生石上歌,浩劫几丘冢。

失脚今悔深,弹指昔缘重。

联裾玉连环,谈端豁烦壅。

草木自臭味,雨露元一垄。

摩挲老瓦盆,此酌宜数共。

已无系日绳,但有思家梦。

形式: 古风

游秦园分韵得东字

爱春春浅如稚童,爱晴连日无雨风。

闭门不出春笑侬,百年容易成老翁。

山茶经霜尚能红,小梅吹雪香正浓。

盍不亟倒琉璃钟,主人好意客亦同。

粉笺乞句酬天公,笔端有气如白虹。

少年射虎南山中,于今尘土蒙雕弓。

安得雷雨鞭蛰龙,拊髀浩气亦欲东。

形式: 古风

游野航次元应韵三首(其三)

挂起西窗横笛中,白鹭亦有佳客容。

江风脱帻吹短发,明月入户窥愁胸。

只须茅茨补疏漏,安用楼观相复重。

人生趣尚各天性,古人愿识韩朝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