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岂能狂落魄,只似醉瞢腾。
媪拜儿看笑,蛮妆鬼见憎。
客中犹有酒,乱后此看灯。
携手沙河路,前身梦里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元夕(农历正月十五)时在须溪野庙观灯的情景。诗人并不愿沉沦于放纵或醉态,而是保持着清醒的态度,观察着周围的人们。他注意到一位老妇人带着孩子前来观灯,孩子看着母亲的虔诚模样感到好笑;而异族的装扮则让旁观者感到陌生甚至厌恶。尽管身处战乱之后的混乱之中,诗人仍能找到乐趣,欣赏这难得的节日灯火。最后,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在梦中与友人携手走过沙河路,这增添了观灯之夜的怀旧与梦幻色彩。
整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元夕观灯时的社会风情以及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不详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又见王正改旧年,此生此去几新元。
自无宾客来看岁,不遣儿童苦闭门。
雨带痴寒禁草色,雪吹残片上须根。
小孙未省人间事,尚拟今宵守岁樽。
问师云已出,杖履水东湾。
世上方多事,山中亦小闲。
竹光新雨后,禽语夕阳间。
自出云关去,钟声送我还。
细细清风吹月明,笋舆如泛夜舟行。
草根带露有虫语,茅屋闭门唯犬声。
鬼燐影寒惊远去,曜灵睡起亦东征。
踏车田父莫嗟怨,如此早凉谁与争。
分得宜春地,东偏一画屏。
洪阳仙洞古,龙姥旧祠灵。
雨过溪痕长,春回草径青。
道傍聊下马,揩藓读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