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恨辞二首(其一)

玉辇迢迢别紫台,系环衣畔忽兴哀。

临邛谩道蓬山好,争奈人间有马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华丽的车驾远离了紫色宫殿,环佩声中突然涌起悲伤。
尽管有人说临邛之地像蓬莱仙境般美好,但怎奈人世间还有马嵬坡的悲剧。

注释

玉辇:华丽的车驾。
迢迢:遥远的样子。
紫台:紫色宫殿,代指皇宫。
系环衣:佩戴着环佩的衣物,可能指皇后或妃子的服饰。
忽兴哀:突然感到悲伤。
临邛:古地名,这里比喻美好的地方。
谩道:空口说,徒然说。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比喻理想的地方。
好:美好。
争奈:怎奈,无奈。
马嵬:马嵬坡,唐代发生过杨贵妃之死的历史事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李觌的作品,名为《读长恨辞二首(其一)》。这段落描绘了一种深沉哀婉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

"玉辇迢迢别紫台" 这句诗中“玉辇”指帝王的车马,"紫台"代指宫廷或皇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繁华盛世的离别之情。"系环衣畔忽兴哀" 则是说在缠绵悱恻的记忆中突然涌起悲伤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临邛谩道蓬山好,争奈人间有马嵬" 中,"临邛"应指唐代长安附近地区,而“蓬山”则象征着隐逸或逃避世俗的境界。"马嵬"是历史上著名的悲剧事件,即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和对历史悲剧无可奈何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借助古代历史故事和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于过往荣华不再、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间悲欢离合之情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读皮袭美病中书事诗有可怜真宰意偏解困吾曹之句偶代答之

刺虎屠龙古有名,事于难处迭相矜。

要知真宰争功意,困得英雄始是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庶人常用贽,贵在不飞迁。

饱食待庖宰,虚教两翅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惜才

丑妇易为洁,愚儿多守纯。

天将恶文采,万物恐无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惜才

子云辞赋似相如,自说雕虫异壮夫。

何事犬羊誇质素,患他人爱著貂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