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题为《和一隐堂》。诗中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感慨。首句“少陵那肯缚微官”引用杜甫(少陵野老)不愿被官职束缚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接着,“谩结陶庐杂市阛”则以陶渊明的居所与市井杂处,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逃避。
“五客昂藏图素壁,一翁偃蹇对青山”两句,通过描绘隐居生活中的场景——墙上绘有五位高士的画像,一位老翁悠闲地面对着青山,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而“我因月忆人千里,公比云居僧半间”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云游僧侣生活的羡慕。
最后,“老去得閒应浪喜,何如未老已先閒”两句,诗人反思自己是否真的能享受隐居之乐,还是在未老之时就已感到生活的空虚与无聊。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深刻揭示了诗人对自由、隐逸与现实生活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