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一德光台象,三军掌夏卿。

来威申庙略,出总叶师贞。

受钺辞金殿,凭轩去鼎城。

曙光摇组甲,疏吹绕云旌。

左律方先凯,中鼙即训兵。

定功彰武事,陈颂纪天声。

祖宴初留赏,宸章更宠行。

车徒零雨送,林野夕阴生。

路极河流远,川长朔气平。

南辕迟返旆,归奏谒承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道德光辉照耀着台阁,他如同夏卿统帅三军
他的威严彰显庙堂谋略,外出征战总是秉持忠诚
在金殿上接受重任后离去,离开都城前往战场
曙光中铠甲闪烁,轻风吹动云中的旗帜
左边的律令刚宣告胜利,中央的鼙鼓立即整训士兵
他的功绩昭示武德之事,歌颂之声回荡在天际
宴会开始时留下奖赏,皇帝的诏书再次加恩
车队行人如雨送行,傍晚时分山林笼罩在阴影中
道路漫长,河流遥远,北方的气候渐趋平和
南行的车马迟迟等待归来,归来后向朝廷禀报战况

注释

一德:高尚的品德。
光台象:光辉的台阁象征。
夏卿:古代官职,类似宰相。
申庙略:陈述庙堂策略。
组甲:编组的铠甲。
陈颂:歌颂,赞美。
宸章:皇帝的诏书。
承明:古代宫殿名,代指朝廷。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休的《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描述一位官员(张说)被派遣去边疆巡视的情况。这首诗语言华丽,充满了古典的气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军事行动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雄浑与壮观的意境。

"一德光台象"表明张说的品德如同光芒四射的玉象,象征着他的德行和地位。"三军掌夏卿"则显示他手握重兵,担负重要职责。诗中的"来威申庙略"、"出总叶师贞"等句,都是在描绘张说受命巡边的庄严和隆重。

"受钺辞金殿"一句,说明了张说的离别是受到皇帝亲自赐予印信的荣耀。"凭轩去鼎城"则表现他乘坐车辇前往边疆之城。"曙光摇组甲"和"疏吹绕云旌"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早晨阳光照射在军队的铠甲上,以及军旗在风中飘扬的情景。

诗人还通过"左律方先凯"、"中鼙即训兵"等句,强调了张说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定功彰武事"则表明他的功绩将会被广为传颂。"陈颂纪天声"一句,意味着他将会向皇帝报告边疆的安全与和平。

"祖宴初留赏"、"宸章更宠行"两句,可能是在描写张说在出发前受到了皇上的宴席款待,以及获得了更多的恩泽。"车徒零雨送"、"林野夕阴生"则是对他离别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最后,"路极河流远"和"川长朔气平"两句,通过对道路与河流的描写,表达了边疆之行的艰辛与辽阔。"南辕迟返旆"一句,则意味着张说将会在完成任务后缓慢返回。"归奏谒承明"最后一句,预示了他回归后的报告和皇上的恩准。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也透露出了一种对边疆英雄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收录诗词(4)

韩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凤阁舍人韩大敏之侄,洛州司户韩大智之子。出身于昌黎韩氏,制举入仕,后被举为贤良,历任左补阙、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虢州刺史、工部侍郎、尚书右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受到中书令萧嵩的举荐,担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他生性刚直,数次犯言直谏,因与萧嵩产生矛盾,被罢为工部尚书。后加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病逝,时年六十八岁,追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文忠。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又追赠为太子太师

  • 字:良士
  • 籍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673年-740年6月8日

相关古诗词

奉和御制平胡

南牧正纷纷,长河起塞氛。

玉符徵选士,金钺拜将军。

叠鼓摇边吹,连旌暗朔云。

祅星乘夜落,害气入朝分。

始见幽烽警,俄看烈火焚。

功成奏凯乐,战罢策归勋。

盛德陈清庙,神谟属大君。

叨荣逢偃羽,率舞咏时文。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驾幸华清宫赋附歌

素秋归兮玄冬早,王是时兮出西镐。

幸华清兮顺天道,琼楼架虚兮灵仙保。

长生殿前兮树难老,甘泉流兮圣躬可澡,俾吾皇兮亿千寿考。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南吕羽

于穆浚哲,维清缉熙。肃事昭配,永言孝思。

涤濯静嘉,馨香在兹。神之听之,用受福釐。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赠进士李守微

一定童颜老岁华,贫寒游历贵人家。

炼成正气功应大,养得元神道不差。

舄曳鹤毛乾毾?,杖携筇节瘦槎牙。

如何蓬阆不归去,落尽蟠桃几度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