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子云墨池》由宋代诗人喻汝砺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读书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人生际遇的深刻反思。
首句“读书岂不好,忧愤还自兹”开篇即道出读书虽好,但其中蕴含的忧愁与愤懑却难以避免,引出了诗人对读书体验的深刻感受。接着,“书中见古人,隐闵恻馀思”两句,诗人通过阅读古人的作品,感受到了他们的忧患意识和深沉的情感,引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遇险理有激,寻分意多随”则表达了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人们内心会有激荡的情绪,而选择的道路往往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接下来的“娟娟感姱容,戚戚念幽栖”两句,诗人以美丽的女子和幽静的栖息地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曾是无间然,孰焉惬所宜”则揭示了人生中常有的矛盾与困惑,即在追求某种理想或目标时,可能会遇到无法调和的冲突。最后,“览之不自聊,怅然起遥悲。不如拨置之,浊酒聊一持”表达了诗人面对无法解决的困境时的无奈与释怀,选择以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寻求心灵的慰藉。
“先生颇多事,斯心昧前知。亦复坐奇字,惨然亡所归”则是对读书人生活状态的总结,他们虽然忙碌于学问之中,但内心却常常感到迷茫与无助,甚至因过于专注于文字而迷失方向。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在知识探索与人生抉择中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普遍面临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