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塞下曲》是明代诗人沈一贯所作,通过描绘边塞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展现了战士们为国捐躯的英勇精神。
首句“长剑夜生光,照耀兜鍪明”以夜空中的长剑之光,映射出战士们头盔上的光芒,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壮烈的氛围。接着,“鼓鼙一传响,上马如流星”,生动地描绘了战鼓声起,战士们迅速跃马而出,如同流星划过夜空,展现出战场上的紧张与速度。
“万人皆败死,一身何用生”,在描述了战场上成千上万士兵的牺牲后,诗人笔锋一转,强调了个人生命在战争中的渺小与无用,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平时诀妻子,此日殉弟兄”,这两句揭示了战士们在和平时期与家人分别,而在战时则为了共同的战友和国家利益而英勇献身,体现了他们对家庭的牺牲以及对国家的忠诚。
最后,“嗟嗟幽并儿,白发难得盈”,诗人以感叹的语气,表达了对边疆战士们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长期性和对年轻生命的无情消耗,使得白发生得难以填满,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明代边塞诗的特点,既有壮丽的战争场面,又蕴含着对人性、生命价值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