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渔乐图

秋江渺渺无津涯,江边渔父船为家。

往返何知路远近,一帆明月依芦花。

清晨举网西风里,网得长鱼满船喜。

儿能炊火妇烹鲜,邻叟还贻新酝美。

陆鲁望,张志和,朝朝诗思在烟波。

吾曹不解工吟咏,醉唱羲皇《网罟歌》。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渔人生活画卷。首句“秋江渺渺无津涯”,以“渺渺”二字勾勒出秋江的辽阔与深远,仿佛无边无际,没有尽头,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深邃的意境。接着,“江边渔父船为家”一句,点明了渔人的生活方式,他们以船为家,随波逐流,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往返何知路远近,一帆明月依芦花”两句,通过渔人行舟于江面,即使在夜晚也能依靠明月和芦花辨识方向,展现出渔人生活的自然和谐与对环境的熟悉。这种生活状态,既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诗意。

“清晨举网西风里,网得长鱼满船喜”描绘了渔人清晨出海捕鱼的情景,西风中举网,捕获了丰富的鱼群,满载而归,渔人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体现了劳动的收获与满足感。

“儿能炊火妇烹鲜,邻叟还贻新酝美”则进一步展现了渔人家中的温馨场景,孩子们负责生火做饭,妻子烹饪新鲜的鱼肉,邻里间相互赠送美酒,共享丰收的喜悦,体现了渔人生活的和谐与淳朴。

最后,“陆鲁望,张志和,朝朝诗思在烟波”引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暗示诗人对渔人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自己虽不懂渔歌,却能理解并欣赏渔人生活的诗意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渔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3)

张廷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 字:衡臣
  • 号:砚斋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1672年-1755年

相关古诗词

杂诗

神龙蛰深渊,杳冥人莫测。

玄豹隐南山,泽肤甘不食。

造化本无端,归藏始生息。

气盛物所尤,名高德之贼。

卓哉先民言,士必先器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北行偶述

皑皑村树白,暧暧朝阳昪。

瘦马立犹僵,西风警如箭。

飞尘染素衣,严霜改颜面。

村酒浊如泔,沙土和羹饭。

向北物价增,去乡身命贱。

回首故山遥,但见南飞雁。

形式: 古风

舟中怀长孙超恒时新任藁城令

汝始分符去,吾才买棹归。

纵然违祖膝,犹喜近亲闱。

法立奸胥畏,心清案牍稀。

此方经巨浸,轸恤念民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闻钱彭源卒于苍溪诗以哭之

烛暗窗昏夜黯然,惊闻巴蜀讣音传。

一官薄俸蚕丛外,万里全家鸟道边。

但有清名堪寿世,更无灵药可延年。

伤心堂北孀亲老,哭向秋风暮雨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