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痕沙.渔船

沙岸涨痕一画。昨夜水消三尺。移过橛头船。

蓼花边。背了半蓑烟雨。网唤渔娘同举。

客棹指天涯。不如他。

形式: 词牌: 昭君怨

鉴赏

这首《一痕沙·渔船》由清代诗人黄之隽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渔船在水面上航行的生动画面。

“沙岸涨痕一画”,开篇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沙滩边缘水位上升的景象,仿佛一幅静止的画面,引人入胜。接着,“昨夜水消三尺”一句,巧妙地运用时间的对比,暗示夜晚潮水退去,为下文渔船活动提供了空间。

“移过橛头船,蓼花边”,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渔船在蓼花丛中移动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船只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这里的“橛头船”特指一种小型的渔船,轻巧灵活,适合在浅水区或近海航行。

“背了半蓑烟雨,网唤渔娘同举”,这两句则将画面推向情感层面。渔娘在烟雨中忙碌着,背负着生活的重担,与丈夫一同捕鱼,体现了渔民生活的艰辛与坚韧。这里不仅描绘了劳动场景,也蕴含了对渔民勤劳品质的赞美。

最后,“客棹指天涯,不如他”两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现状的无奈。这里的“客棹”指的是远方的船只,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不如他”则可能暗含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或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渔民的生活状态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劳动人民的敬仰。

收录诗词(141)

黄之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赋得轻罗小扇扑流萤

晚凉才过窗纱雨。正浴罢、持纹素。

帘外无人萤自度。微光一点,欲吞还吐。

飘过花阴去。因风吹落罗裙底。忽漫随风又轻举。

玉腕兜来缘扇住。销囊悬向,谷幮眠处。

闪闪星星许。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双双燕.予携度儿来粤节届立秋矣燕子方营巢于寓室之楣怜而赋此

燕兮来也,伴客子天涯,共栖官舍。

高凉心性,避却画梁雕榭。只爱閒房静雅。

便一寸、楣痕相借。窥帘软语呢喃,恰与吟声撩惹。

聊且。秋泥补罅。纵垒就新巢,已违春社。

人家雏早,试翼竞飞花下。偏汝才营半瓦。

愧多少、堂前王谢。相逢一样衰迟,脉脉雨窗灯夜。

形式: 词牌: 双双燕

探春令.闺房僧鞋菊(其一)

绿窗休认,倚摩登,误西风行脚。

料苇枯只履、还飘泊。借绮户、花丛著。

紫英摘取妆台谑。道如来拈错。寸趺嫌踏莲华浊。

换小朵、清秋萼。

形式: 词牌: 探春令

探春令.禅室美人蕉(其二)

阿谁钗钏,施蒲团,笑燕支一簇。

看散花天女、娇妆束。荫怀素、庵头绿。

禅心婆子休烧逐。异寒崖枯木。夜龛聊寄红绡宿。

悟梦里、原无鹿。

形式: 词牌: 探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