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三水寄竹泉上人

片云远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

吟对梅花看月色,坐题桐叶听秋声。

一尘不及人间迹,万虑都忘物外情。

卖却床头琴与剑,几回相见话生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远离尘嚣之地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首句“片云远隔五羊城”,以片云象征高僧远离尘世,与繁华都市相隔,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接着,“白足高僧事事清”点明了高僧的身份和生活状态,白足象征着修行者的朴素与清贫,事事清则体现了其内心的纯净与清明。

“吟对梅花看月色,坐题桐叶听秋声”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高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梅花与月色、桐叶与秋声,都是自然界中的美好元素,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高僧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一尘不及人间迹,万虑都忘物外情”进一步深化了高僧超凡脱俗的形象。一尘不及,意味着高僧不为世间琐事所累;万虑都忘,则表明他已将一切杂念抛诸脑后,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许多追求心灵自由与解脱的人所向往的。

最后,“卖却床头琴与剑,几回相见话生平”两句,以高僧放弃物质的象征(琴与剑)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与朋友相聚时的真挚情感。这不仅是对高僧个人生活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高僧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其精神境界的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15)

李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思

风卷霜林叶尽飞,夜深惊鹤恨无依。

一身远道犹为客,九月新寒未授衣。

江上芙蓉秋自老,岭南书信雁来稀。

灯前对影难为语,何事东游久不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古意

藉兰香不歇,藕断丝难折。

寄语远道人,回头看明月。

形式: 五言绝句

竹鸟小景

苍龙垂雨影毵毵,凤尾参差湿翠岚。

忆昔黄陵祠下路,鸟啼三月过湖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画鱼

几年别却钓鱼矶,喜见新图有所思。

三十六鳞非故物,会看飞跃上天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