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叔母生日每岁兄弟多以校试莫遂.彩衣团栾之乐今岁复尔良以缺.然小词寄五兄代劝

养得儿男百不中。年年随举子,踏春风。

寿觞庭院燕泥融。将雏处、长是半西东。

移孝便为忠。儿行虽在远,母心同。

若将一念答天公。归来拜,也胜橘双红。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鉴赏

这首宋词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和对儿子们求学之路的关切。"养得儿男百不中",寥寥数语道出母亲辛劳抚养孩子的不易,尽管孩子们未能如愿科举成功。"年年随举子,踏春风"描绘了儿女们春日赴考的场景,暗示了母亲对他们的期待与担忧。

"寿觞庭院燕泥融"通过燕子筑巢的温馨画面,寓言母爱如春,无论儿女身处何方,母爱始终如春泥般滋润。"将雏处、长是半西东"进一步强调了家庭的分离,但母爱无疆界,无论孩子们在外漂泊,母爱总是在家中等待。

"移孝便为忠",诗人借此鼓励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同时也是对国家尽忠,体现了儒家伦理观念。"儿行虽在远,母心同"表达了母亲对儿女的牵挂,即使他们远在他乡,母爱如一。

最后,诗人以"若将一念答天公。归来拜,也胜橘双红"作结,寓意只要孩子们有一份感恩的心,哪怕不能立即归家,能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也能让母亲感到欣慰,胜过任何物质的礼物,如双红的橘子象征着学业有成。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也寄寓了对子女的期望,展现了深厚的亲情纽带。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次韵刘左史光祖和三月十八日词见贻生日

开汉江山落手中。满门花粲阑,锦蒙戎。

与人和气乐融融。应怜我,留滞剑南东。

风味两文忠。恍如畴昔夜,一尊同。

如今海内几刘公。觇天意,犹在笑颜红。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叔母生日同官载酒用去年词韵

风雨移春醉梦中。忽然吹信息,堕泸戎。

青炜风物换朱融。吾归矣,家在月明东。

公等为人忠。年年称母寿,一尊同。

恨无佳句可酬公。相期意,滴滴小槽红。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乌夜啼.西叔兄生日

不肯呈身觅举,那能随俗为官。

梅花寒飐书窗月,一味漂阳酸。

梅里无边春事,书中千古遐观。

邻翁不识清闲乐,惊见满堂欢。

形式: 词牌: 乌夜啼

玉楼人.叔母庆七十

儿前捧劝孙扶掖。共庆贺、娘娘七帙。

此杯不比寻常,百年间、才是省陌。

眼前彩绣成行立。已应是、天公偏惜。

何须剩觅长年,且只消、一百二十。

形式: 词牌: 玉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