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四)咏弄花香满衣

梦足芙蓉曙,步入牡丹丛。

试将枝叶枚数,宠紫与娇红。

如诉如歌体态,轻暖轻寒天气,春色把人烘。

百斛沈檀味,两腋麝兰风。春衫透,罗袜沁,暗回中。

芳心能有多少,一点束千重。

只恐游丝行露,漫惹狂蜂轻蝶,珍重惜仪容。

兰蕙修芳佩,苹藻荐公宫。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宋词《水调歌头·其四》(咏弄花香满衣)是陈德武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晨赏花的生动画面。"梦足芙蓉曙",诗人以芙蓉比喻梦境的美好,暗示了夜晚梦境的甜美,而"步入牡丹丛"则直接进入主题,展现出牡丹盛开的绚烂景象。

"试将枝叶枚数,宠紫与娇红",诗人细致地观察并品味着牡丹的色彩,紫色和红色的花朵仿佛在争宠,透露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如诉如歌体态,轻暖轻寒天气,春色把人烘",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牡丹花的形态和春天的气息,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

"百斛沈檀味,两腋麝兰风",运用香气的意象,赞美了花香浓郁,如同沉檀和麝兰般芬芳,使人陶醉。"春衫透,罗袜沁",进一步渲染了花香的侵染力,连春衫和罗袜都沾染了花香。

"暗回中"三字,暗示了花香的深入人心,而"芳心能有多少,一点束千重"则表达了对花心深藏不露、含蓄内敛的赞美。"只恐游丝行露,漫惹狂蜂轻蝶",诗人担心花香引来过多的蜂蝶,流露出对花儿的呵护之情。

最后两句"兰蕙修芳佩,苹藻荐公宫",以兰花、蕙草和水草的清香比喻高洁的品格,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敬仰和推崇,以及对高尚情操的向往。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富有诗意,展现了作者对春天和花卉的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64)

陈德武(宋)

成就

有《白雪遗音》一卷

经历

盖尝出仕,道经钱塘、桂林、睢宁、浔阳等地。余皆不详。

  • 籍贯:三山(今福建福州)
  • 生卒年:生平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二)咏爱月夜眠迟

三五嫦娥月,夜色正婵娟。

自从窃药归去,天上几千年。

试问广寒高处,为甚缺多圆少,此理孰为权。

弦望知天定,离合可人怜。典宫锦,歌水调,载楼船。

谪仙居士何在,月色尚依然。

遥想人生百岁,三万六千良夜,能得几时圆。

莫遣金盆落,达曙照无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先]韵

水调歌头.题杨妃夜宴醉归图。上写秦虢二夫人、贵妃抱婴于马上

日色隐花萼,清夜宴华清。

梁州新曲初就,锦瑟按银筝。

中坐太真妃子,列坐亲封秦虢,歌笑尽倾城。

百斛金尊倒,一醉玉山倾。扶上马,东小玉,右双成。

绛纱笼烛高照,宫漏已三更。

抱得禄儿归去,酒醒三郎何处,忽听鼓鼙惊。

可惜马嵬恨,不得寄丹青。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咏惜花春起早

好是三春景,都在百花轩。

美人眠不成梦,早已绣帘掀。

分付海棠睡足,检点牡丹开未,桃李寂无言。

叶露联珠络,枝月坠金盆。树铃索,高障槛,补篱藩。

丁宁莺燕蜂蝶,上下莫争翻。

遥想韶光九十,只恐花飞一片,瘦减玉颜温。

不惮银瓶冷,汲井沃芳根。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元]韵

水调歌头(其三)咏掬水月在手

莲衬凌波步,笋浴影娥东。

晚妆脂粉犹腻,雪洁弄春溶。

恰似玉盘拈指,莫是金环脱腕,宝镜逐华容。

好个明珠颗,落在掌窝中。可人意,拿不住,握还空。

骑鲸便欲深取,恐触卧骊龙。

奈玉春纤冻也,那壁团圆何处,有影却无踪。

不上广寒殿,便入水晶宫。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