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日骤凉有感

残暑侵人畏汗沾,清秋乍见月纤纤。

自烧熟火添香兽,旋把寒泉注砚蟾。

佳客误占萤入户,远书空喜鹊鸣檐。

悠然独对清灯卧,谁念柴门老病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酷暑余热让人害怕出汗,初秋微凉月光如丝般纤细。
自己点燃香炉添上香料,立刻又将冷泉水注入砚台以备书写。
佳客误以为是萤火虫飞入屋内,远方的书信传来喜鹊在屋檐上鸣叫。
我独自悠闲面对清冷的灯火躺下,又有谁会想起柴门边我这年迈多病之人呢。

注释

残暑:酷暑残留的炎热。
侵人:侵扰人。
月纤纤:纤细的月光。
熟火:燃尽的火。
香兽:古代文房用的香炉。
注砚蟾:向砚台中注水。
误占:误以为是。
萤:萤火虫。
喜鹊鸣檐:喜鹊在屋檐上鸣叫。
悠然:悠闲自在。
柴门:简陋的木门。
老病兼:年迈且疾病缠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八月三日突然感受到秋意凉爽的情景。首句"残暑侵人畏汗沾",写出了夏日余热尚未完全消散,使人感到闷热,担心汗水沾湿衣物。接着"清秋乍见月纤纤",通过描绘清冷的初秋夜晚,明亮而纤细的月光,暗示了季节的转换。

诗人独自享受这份清凉,"自烧熟火添香兽",他点燃香炉,增添一份宁静与雅致;"旋把寒泉注砚蟾",寒泉注入砚池,准备书写,形象地表现出他的文人情怀。"佳客误占萤入户",用误入的萤火虫增添了诗意,暗示期待远方朋友的到来;"远书空喜鹊鸣檐",以喜鹊报喜的声音,寄托对远方消息的期盼。

最后两句"悠然独对清灯卧,谁念柴门老病兼",诗人独自面对清冷的灯光,躺在床上,流露出一种孤独和老病之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无人理解的寂寥。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独白。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八月四日夜梦中作

太华巉巉敷水长,白驴依旧系斜阳。

山深乳洞药炉冷,花发云房醅瓮香。

邻叟一樽迎谷口,蛮童三髻拜溪傍。

中原俯仰成今古,物外自闲人自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力耕

力耕岁有一囷米,残俸月无三万钱。

莫怪穷空心不动,正缘愚拙气差全。

学经亹亹悬车后,秉礼拳拳易箦前。

犹恨未能忘笔砚,小儿收拾又成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十一月八日夜灯下对梅花独酌累日劳甚颇自慰也

奔走人间无已时,夜窗喜对出尘姿。

移灯看影怜渠瘦,掩户留香笑我痴。

冷艳照杯欺曲蘖,孤标逼砚结冰澌。

本来难入繁华社,莫向春风怨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十一月十八日蒙恩再领冲佑邻里来贺谢以长句

绿章封事彻虚皇,黄纸除书降野堂。

海上春常探先到,壶中日已不胜长。

冰衔再署仙班贵,鹤料重支玉粒香。

便挂朝冠亦良易,金铜茶笼本相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