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程仲庸游京口留别

我正无心懒似云,那堪奔走污缁尘。

飞花岸柳偏愁客,吹浪江豚忽拜人。

玉带暂抛烦转语,楞伽曾写悟前身。

异时好说金山寺,小小渔舟唤渡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唐桂芳在游玩京口时的心境。首句“我正无心懒似云”,以云为喻,表达了诗人此时心境的闲散与慵懒。接着,“那堪奔走污缁尘”则流露出对世俗事务的厌倦,暗示了他对纷扰红尘的反感。

“飞花岸柳偏愁客”通过春色中的飞花和岸柳,渲染出一种离别的伤感氛围,似乎连自然景物也为诗人的离去而感到惋惜。“吹浪江豚忽拜人”则运用江豚的形象,寓言性地表达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江豚仿佛在向他致敬,象征着超脱尘世的智慧。

“玉带暂抛烦转语”中,诗人暂时放下繁琐的言语,可能是指放下官场应酬,寻求内心的宁静。“楞伽曾写悟前身”暗指诗人可能受到佛教禅宗的影响,通过阅读楞伽经有所顿悟,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两句“异时好说金山寺,小小渔舟唤渡频”,诗人想象未来能与朋友在金山寺这样的清净之地相聚,乘一叶小舟,频繁地呼唤渡船,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心境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302)

唐桂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见乡人程大

少年策马辞乡邑,落魄天涯几秋色。

凤池昨遇故乡人,不道姓名应不识。

布衣拂却长安尘,相看感叹念情亲。

青春作客无远近,白发从军多苦辛。

以兹失路谁相顾,我向东流子南去。

归梦不离沧海云,边愁远絓青枫树。

枫树丛林隔海天,百年聚散一茫然。

簪缨故旧应谁在,萍梗江湖祇自怜。

临歧执袂须倾倒,明朝又别关山道。

心随征雁向斜阳,悉对离忧醉芳草。

形式: 古风

送舒从事还南海

老逢离别倍伤情,一骑临秋复远行。

客路惊心孤雁影,家林入梦断猿声。

珠崖日落天低海,铜柱云寒雨过城。

翻忆旧游多感慨,独嗟书剑误儒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同舟从军林生

青天无尽碧波长,百尺云帆挂夕阳。

海路音书何处寄,西风吹雁不成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鸳鸯歌为张节妇赋

翠屏罗荐沈香楼,紫金鸳鸯居上头。

双飞誓作不死匹,万古愿同歌《莫愁》。

楼前长挂团圆月,谁道能圆又能缺。

可怜交颈复同心,一夜秋风两离别。

茱萸子落芙蓉老,云鬓蛾眉断梳扫。

永持灰死百炼心,化作人间雪衣鸟。

万年莫铸双龙泉,千年莫栽并头莲。

鸟飞在地长自洁,月缺在天长不圆。

形式: 古风